滨城“双碳”蓝图逐渐展开

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1-08-27 17:12

■ 新区正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电力生产,推进“盐光互补”、海上光伏、绿色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构建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预计“十四五”末总装机容量达4910兆瓦,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5倍

■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十四五”末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

■ 新区积极推行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公转铁”模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B1、Z2、Z4线加快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建成各类汽车充电桩5460个,投运新能源公交车862辆。全部完成5.5万户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治理,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 记者 赵贤钰 报道

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记者走进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码头上的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设计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能源消耗也将百分之百来源于“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先进的能源监测技术,可以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年底竣工投用后,这里将成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零碳码头。这只是滨海新区持续探索并推进“双碳”工作的一个缩影。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双碳”目标。滨海新区以“提高新能源供给、推动碳排放水平下降、发展新能源产业”为主线,大力推动“双碳”工作。到“十四五”末,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将从600亿元增长到1100亿元,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能源结构逐步改善

在天津石化公司炼油部,首套燃料电池氢项目正在进行开车准备工作,预计近期可投产,可为6座1000公斤/天加氢站供氢,这也标志着天津石化以工艺尾气、火炬气回收氢为核心的“蓝氢”示范项目正全力推进。而为了有序推进低碳能源替代,天津石化也将在大港片区实施自备电厂“煤改燃”,到2024年底,确保煤炭消耗压减至“零”,打造“零煤电厂”;在南港片区通过加快布局光伏、风能、冷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供给,建设“绿色洁净自备电厂”,为南港片区提供绿色能源。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

目前新区正深入落实“一减三增”,持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增加天然气消费、提高外受电绿电比例、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不久前落地新区的海晶盐光互补项目备受业界关注。国家能源集团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安辉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5万吨,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动新区新能源领域转型。

“目前,新区正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电力生产,推进‘盐光互补’、海上光伏、绿色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构建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预计‘十四五’末总装机容量达4910兆瓦,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5倍。”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从今年起,国网天津电力公司也将投资50亿元,围绕智慧能源服务、智慧港口绿色能源供应、园区高可靠能源保障、多产业高效能源利用、能源互联网基础能力建设5个方面启动20类示范和推广项目建设,到2022年全面打造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到2025年清洁能源用电量占全区用电量比重达到20%。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新区围绕构建“1+3+4”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依托国家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示范基地,新区目前聚集了国家能源集团、中能建、华能、华电等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形成光伏、风电、氢能、冷能、储能协同创新、多轮驱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恒大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整车、动力总成、电池系统、专用零部件、标准检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新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在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天津生产厂办公区,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厂区用电、水、蒸汽情况,这正是天津生产厂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并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近年来,这里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循环零污染”,在全面使用绿色电能的同时持续降低电力消耗和水消耗,天津生产厂也已成为诺和诺德全球工厂中能耗最低的工厂。

据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区单位GDP能耗降低25.9%,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到“十四五”末,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

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全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备受关注。这个项目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112%,与普通节能建筑相比再节能45%以上,且室内温湿度舒适、空气质量良好,通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在保税区,全部530家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358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这些都是新区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滨海新区,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记者了解到,围绕推进绿色低碳消费,新区积极推行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如大力推行海铁联运、“公转铁”模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B1、Z2、Z4线加快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建成各类汽车充电桩5460个,投运新能源公交车862辆。全部完成5.5万户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治理,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扩大绿色消费,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树立智能低碳生活“新标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