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天津广播微信公号 编辑:刘阳 2021-03-07 19:36
今年1月20日,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获赠了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新海门”号船舶。29年前,邓颖超同志逝世后,按照她的生前遗愿:骨灰不保留,撒入第二故乡天津海河。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的部分骨灰撒入海河。16年后的1992年7月18日,邓颖超骨灰撒入海河入海口与丈夫永远相聚,而承担撒放任务的就是“新海门”号。今天的系列报道《百年寻迹·寻迹恩来》刊发第三篇。
百年寻迹·寻迹恩来之三:馆藏文物背后的隐秘往事
2021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3周年的日子,今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新海门”号将在进行装饰、粉刷后,于今年“七一”前夕对外开放展出,纪念建党百年。
“新海门”号的入驻,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两位政治家、一对夫妻并建一处的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记者也试图从馆藏7000多件(套)珍贵文物中,寻找驻留在那里,仍然日久弥新,影响我们的那些精神和风范。
01周总理穿换了领子和袖口的衬衣出访14国
由南到北纵贯市区的天津地铁3号线,经过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时,设有一站——周邓纪念馆站。
周恩来、邓颖超没有子女,这里,某种意义上是他们的一个家。漫步在纪念馆内,一一浏览属于个人和家庭的遗物,我们发现,他们留下的生活用品有些已经显得破旧:炒菜的锅是掉了把儿的,热饭的提盒是两套拼成一套的,总理的睡衣是补丁叠补丁的,就连白衬衫都是换过领子和袖口的……身为国家领导人,为何日常用品和衣物都是这般模样?经过多方辗转,我们联系上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卫士高振普。
高振普是山东省济宁市人,1961年起在周总理身边担任卫士,直到总理去世。1998年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成后,他曾多次来到纪念馆缅怀周总理,也曾向纪念馆捐赠过总理的遗物。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高振普清晰地记得,周邓纪念馆里总理穿过的那件睡衣正是自己多年前捐赠的。那是一件蓝白条相间的毛巾睡衣,由于反复修补,有些地方的条格都已经模糊了。
高振普说:“总理的睡衣,一般他都会穿上10年甚至20年。有的地方穿坏了以后,不打补丁之前,都由服务员用线‘撩一撩’,就是织补一下。穿得实在是太薄了,就用毛巾贴在里头补上补丁。”
▲高振普(左三)向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捐赠周总理生前穿过的睡衣(周邓纪念馆提供)
在我们看来,衣服旧了换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高振普老人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厉行勤俭节约,周总理始终以身作则,不仅常年用着破旧的毛巾、穿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旧衣服,就连出国访问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想给他添置几件新衣服,他都坚决不同意。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总理出访了非洲、欧洲、亚洲的14个国家。当时,他仅有的6、7件白衬衣还是1954年之前做的,穿了9年,颜色已经发黄,领子起了毛边,袖口也破了。“穿这样的衣服出国访问怎么行呢?”高振普和同事们商量,打算临行前给总理做两件新衬衣,可总理说什么都不同意。
“总理就跟我们说:这衣服还能穿呢,怎么出国就不能穿了?”高振普说。
周总理不同意,谁也不敢擅自做主。怎么办呢?最后,高振普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找到服装店的制衣师傅,请他把衬衣的领子和袖口拆掉,再做一套新的换上。为了美观耐用,特意选用了的确良白布。换好后,他们把衬衣拿回来给总理试穿。总理穿上一照镜子,说:“哎,相当好嘛!你们这个办法不错!”就这样,周总理穿着换了领子和袖口的衬衣,访问了亚非欧的14个国家,为新中国打下了良好的外交基础。
▲周恩来生前穿过的衬衣及备用的领口、袖口(周邓纪念馆提供)
从那以后,周总理的衬衣都备有替换的领子和袖口,直到他去世,也没再添置过新衣服。
“总理去世时,也是穿着旧衣服走的。”高振普叹息着说,“因为邓大姐说,总理在世的时候,你们要给他做一件衣服都很困难;现在他去世了,咱们更应该尊重总理的作风,不应该破坏他这个习惯。”最终,大家从总理的衣物中,挑选了几件相对好些的,给总理穿上,送别了他。
▲1970年5月,周恩来、邓颖超和西花厅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五为高振普(周邓纪念馆提供)
02小收据背后的大情怀
采访中,我们发现了这张由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手写的收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任政府总理,与邓颖超一起搬进中南海西花厅,在这里工作、生活直到去世。
西花厅院内有不少果树,每到收获的季节,树上果实累累。加上前院有个水榭,为了节约用水,周总理不让蓄水,邓颖超便提议,让办公室的同志们利用坑内的土地种上扁豆、茄子、韭菜、大葱等蔬菜,每年也会有收成。然而,当院子里的蔬果丰收时,邓颖超却坚持要花钱买。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向高振普老人提出了疑问,老人说,一开始,他和同事们也不太理解这件事,但邓大姐还是说服了他们:“邓大姐说她要付钱,我们就说这个还用付钱吗?大姐说‘你们浇地用的水不是公家的吗?’这句话问住我们了。她说,水是公家的,所以这个应该交钱,要公私分明。”
▲西花厅交水电费的收据,右下一张的第一个名字是周恩来
在周邓纪念馆,我们见到了许多类似的收据:周邓二人的党费收据、订政协报的收据、西花厅收费统计表等等。1955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工资制。当年,周恩来每月的工资是404.8元,邓颖超是342.7元。他们的工资放在一起,由警卫秘书代为管理。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从工资里支出。高振普告诉我们,当时中央警卫局的管理处是可以给首长们分发肥皂、香皂、清理工具等生活用品的,但周总理从来不让他们去领,而要求家里用的东西一律用他们的工资购买。
“他们俩在公私分明这方面特别注意,你看,水要交钱,电、暖、房租费,这些都要交。本来咱每个干部都有配制订报吗?他不要。每年都是我们按照两人需要的报纸,用他们的工资去订,不要公家拿钱给他订报纸。”高振普说。
▲1960年春,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右二)、周尔辉(周恩来侄子,右一)及身边工作人员等散步留影
03一声“同志侄”,道出最深切的爱
周恩来和邓颖超不仅是国家领导人,也是周氏家族里的“大家长”,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始终关心侄子、侄女们的成长。由于周恩来工作太过繁忙,关心和教育晚辈的责任大多落在邓颖超肩上。
在周邓纪念馆展出的他们与晚辈的来往信件中,有一封邓颖超在1954年1月24日写给周恩来侄子周尔均的信十分引人注意,因为信的开头称呼很奇特:“尔均同志侄”。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周尔均是周恩来堂弟的儿子,邓颖超先后给周尔均写过四封信,前三封都称呼其为“尔均侄”,只有这封信中称其为“尔均同志侄”。这又是怎么回事?我们遍寻资料,终于在周邓纪念馆内部刊物上,看到一篇周尔均撰写的文章《回忆我的七伯七妈》(注:周恩来在周家大排行中行七),其中写道:"我是1953年12月31日被批准入党的,一入党,我就马上写信给七妈报告……我收到的信是1954年1月24日七妈写来的,这封信应该说回来得很快。这封信也是我终身难忘的。因为这封信里她称呼我“尔均同志侄”,而前面的信都是称呼“尔均侄”。这里有什么不同呢?因为我已经是共产党员了,是党内的同志了!"
在这封信中,邓颖超不仅称尔均为“同志侄”,更用“至为兴奋”四个字,表达了对侄儿入党的高兴心情,让周尔均深切体会到了“政治上的关心是最大的关心”,也是最大的爱。
说到伯伯和伯母对晚辈政治上成长的关心,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深有体会。周秉德是周恩来三弟周恩寿的大女儿,最了解周恩来对亲人们的深厚感情。
9岁时,周恩来就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当时在外地谋生,他作为长子,幼小的肩膀就挑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重担。后来辗转东北、天津求学,他跟父亲也是聚少离多,对父亲的思念常常令他伤感。1918年,在又一次跟父亲分别后,周恩来曾在日记里写道:"今早,生父以四点钟行,往南京去……伤心之极,不复再有言矣!"
1942年7月10日,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因病在重庆红岩离世,享年68岁。而此时的周恩来因小肠疝气发炎刚动过手术,身体较弱,尚未出院。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极重视亲情,向来孝敬父亲,怕他知道这个消息刺激太大,不利于身体的恢复。于是,临时主持南方局工作的董必武就和邓颖超、吴克坚、钱之光、童小鹏等开会商量,一致决定,暂不告诉他父亲去世的消息,待他出院后再让他知道。
同年7月13日,周恩来不顾病体尚未痊愈提前出院回到红岩办事处,问及老父,邓颖超见已无法隐瞒,只好据实相告。周恩来这才得知父亲已去世三天,当即悲痛欲绝,恸哭不止,并严厉责怪邓颖超:“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也瞒我?”邓颖超只好流着眼泪向他认错。
自此,中年失怙的周恩来在忙碌之余,愈加关心弟弟们及晚辈们的生活,肩负起“大家长”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弟周恩寿身体不好,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周恩来便拿出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资助他们,还把侄子、侄女接到西花厅来生活,因此,周秉德他们兄弟姐妹6人都是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
周秉德从12岁起住进西花厅,在她的记忆里,伯伯周恩来总是忙于工作、来去匆匆,大部分时间都是伯母邓颖超在照顾他们的生活。但是,每逢人生的重要抉择时,伯父总会在百忙中亲自过问,并叮嘱他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普通人,把个人的成长融入祖国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去。
▲1951年,周恩来、邓颖超在颐和园与侄女、侄子们合影,孩子由左至右为周秉德、周秉宜、周秉钧
如今已经84岁的周秉德给我们回忆了一件往事:那是1961年,周秉德的大弟弟周秉钧即将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一天,伯伯周恩来把他叫到西花厅,和蔼地问他:“你能不能高中毕业后去当兵?”
周秉钧当时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要他去当兵?伯伯耐心地给他解释:“咱们国家今年农村又受了灾,需要劳动力,今年的复员军人都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咱们城市青年应征参军,就可以少抽或不抽农村劳动力服兵役,这不就是支援了农业生产吗?”
听完伯伯的解释,尽管对服兵役没有思想准备,但周秉钧还是点头答应伯伯:“行,我去当兵,不考大学了。”
最终,周秉钧高中毕业后被空军录取,当了一名飞行员,他坚持分配到歼击机部队,飞了近二十年的战斗机,常年在一线机场担负着国土防空的作战值班任务。1965年,周秉德的四弟周秉华也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当了一名伙食兵。
时间到了1968年,国家形势有了变化,周秉德的六妹周秉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报名去了条件艰苦的内蒙古牧区插队锻炼。几年后,由于表现优异,周秉建被推荐当兵入伍,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她分到的部队恰好在北京远郊,新兵训练结束后,她特意进城看望伯伯、伯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没想到,她一进门,伯伯周恩来却对他说:“秉建,我要跟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回到牧区?”
周秉建一下急了:“为什么?我当兵没有走后门,是我们民兵大队推荐我的。”
周恩来说:“不管是不是推荐的你,毕竟还有那么多知识青年和牧民的子女想当兵,你还是把机会让给他们,回牧区吧。”
周秉建急得哭了鼻子,但最终还是听从了伯伯的建议,脱下军装,回到了牧区,并始终扎根在那里,成家落户,为蒙汉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在今天看来,伯伯周恩来对侄子、侄女的“干涉”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在周秉德看来,这正是伯伯廉洁自律、关爱晚辈最深刻的体现。“他自己总是那么艰苦、那样匆忙紧张地工作,无私忘我,唯独没考虑过他自己,我们作为他的亲属,当然应该踏着他的足迹,向他所指的道路去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周秉德说。
▲1956年4月,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与侄女、侄子们合影,孩子从左至右为周秉华、周秉和、周秉建、周秉宜、周秉德
在纪念馆,我们还看到了周总理给亲属制定的“十条家规”:
1、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
2、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
3、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
4、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
5、不许请客送礼;
6、不许动用公车;
7、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
8、生活要艰苦朴素;
9、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秉德告诉我们,这十条家规,并不是周总理特意制定的,而是周家晚辈根据他平时对他们的教育总结出来的。这些家规,周恩来没有写在纸上,却真切地写进了后辈们心中。正是受到他的教育和影响,周家的亲属没有一个人因为是总理的亲戚沾过光,他们始终严格恪守家规,都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84岁的周秉德接受天津广播新闻中心记者电话采访
04共用一个骨灰盒,魂魄同归海河水
在周邓纪念馆,我们提出想看一看今年刚刚获赠的“新海门”号船舶,但由于船还在运送过程中,我们没能得见。不过,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另一件与之相关的文物。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木制骨灰盒,在松枝和仙鹤的浮雕之间,镶嵌着一枚邓颖超的遗像。周邓纪念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李勤告诉我们,这个骨灰盒是馆藏一级文物,当年,邓颖超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是捧着这个骨灰盒,乘坐着“新海门”号,在呜咽的汽笛声中,依照邓颖超的遗愿,将月季花花瓣和她的骨灰缓缓撒入海河入海口。
“1976年周总理去世时,用的也是这个骨灰盒。”李勤说。
这让我们颇感意外。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国家领导人,为何死后会共用一个骨灰盒?我们再次向高振普老人寻求答案。高振普回忆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受邓颖超的委托,正是他和卫士长张树迎一起去八宝山替总理挑选的骨灰盒,“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骨灰盒,价格不是最高的”。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党中央批准将他的骨灰撒向大地河流。1976年1月15日夜里,高振普和张树迎一起,带着周总理的骨灰,乘坐飞机,将骨灰分别撒在了北京上空、密云水库、天津海河、黄河入海口。
时隔45年,回忆起惜别总理的一刻,高振普依旧哽咽得说不出话。他说,当飞机来到天津上空时,他曾希望能让总理好好看一看海河:“到天津之前,我曾经要求机长把飞机降低一点,把骨灰直接撒在海河里头。他说这个不行,这都是中央规定的飞行高度、速度和投放地点,不能改。所以就在空中把骨灰撒了。”
从土葬到火化,这场深刻的革命,周恩来和邓颖超早就开始实践了。早在1958年11月24日,周恩来就派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去重庆,于28日将当年的红岩墓地平掉还耕,把包括周恩来父亲周贻能和邓颖超母亲杨振德等人在内的14口棺木起出火化,把骨灰装入罐中,埋进原墓旁水田边现挖的一个深坑中,不留痕迹,只在田头栽了五棵桉树,立了一块刻有14位去世者名字的小碑,并将那块坟地全部交给沙坪坝公园使用。
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生前也多次提到死后火化并把骨灰撒掉的意愿,高振普回忆说:“总理说,骨灰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水里可以喂鱼,活着为人民服务,死了照样为人民服务。邓大姐也说,死人不要跟活人争地盘。中国的土地就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每个人占一平方米,多少年以后,咱们还能给后代留下多少土地?不如把骨灰撒在水里、撒在海里头。”
周总理去世后,高振普回到中央警卫局工作,直到1983年又调回邓颖超身边担任警卫秘书。这期间,周总理的骨灰盒一直由邓颖超的秘书负责保存。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逝世,按照她的生前遗愿:骨灰不保留,撒入第二故乡天津海河。同年的7月18日,邓颖超的秘书赵炜捧着骨灰盒,高振普捧着邓大姐的遗像,一起乘坐“新海门”号,将骨灰撒入海河入海口,完成了邓颖超的遗愿。
我们从天津广播的音频资料库里,有幸找到了当年撒放邓颖超骨灰现场的采访录音,赵炜亲口证实了周邓二人共用骨灰盒的事。
她说:“今天用的骨灰盒,是周恩来总理去世时用的骨灰盒,她(邓颖超)说这样节约,等我死的时候还用(这个)骨灰盒来装我的骨灰。当时的确是按照她的交待收藏起来,然后我每年立了秋的时候把骨灰盒拿到外头通通风,所以总理逝世已经16年了,我们的骨灰盒保护得很好。”
▲1992年7月18日邓颖超骨灰撒放仪式,中间捧骨灰盒者为赵炜,捧遗像者为高振普,身后是“新海门”号(周邓纪念馆提供)
两位新中国领导人、一对革命夫妻,死后共用一个骨灰盒,并且都将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参与了两次撒放骨灰任务的高振普感慨地说,这不仅体现了周恩来总理简朴节约的一贯家风,更表达了周邓两人对天津的深厚感情:“总理说过,天津是他的第二故乡。你想两个人1925年之前就在天津搞学生运动,建立觉悟社,在那求学。邓大姐15岁当演讲队长,宣传先进思想,也是在天津。应该说他们的革命起点是在天津,所以对天津来讲他们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才把天津当成第二故乡。”
行走在周邓纪念馆中,用目光触摸每一件展品,我们仿佛看到了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和邓颖超,他们在海河岸边挥洒热血青春,在这里萌发革命思想,又从这里起步坚定地踏上革命道路,并最终相爱、相知,携手走过一生的光荣岁月,最终,他们的魂魄又双双回到东流大海的海河。
据周邓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新海门”号船舶运送到馆里之后,他们将对其进行装饰、粉刷,并于今年“七一”前夕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向建党百年献礼。我们相信,当“新海门”号的汽笛声再次在海河之畔响起时,两位伟人定能听到我们缅怀他们的心声,也定会为如今欣欣向荣的天津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