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在滨城 | 张月萍:做一名终身志愿者 哪里需要在哪里

稿源:津滨网   编辑:严玉霞   2021-03-06 19:45

津滨网讯(记者 刘芸 摄影报道) “在社区工作时,我们把自己当作志愿者。退休了,不在社区工作了,就做一名‘终身志愿者’,时时刻刻为老百姓服务。”3月6日,在寨上街道建阳里社区正在组织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张月萍告诉记者。

张月萍从事社区工作36年,入党30年,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1027小时。曾获得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最美社工、天津市劳动模范等。

1615025082081057647.png

张月萍帮居民理发


社区主任退休不退岗 

2018年,张月萍从寨上街道铁坨里社区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回望峥嵘岁月,割舍不下的不是荣誉和光环,而是群众遇到困难时的声声呼唤“月萍阿姨”“小巷总理”......初心在召唤、使命在召唤。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把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作为终身的事业,一如既往的为人民服务。老有所为,贡献力量。

退休当年,恰逢滨海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启动,她欣然应战,报名成为新区首批志愿者。就这样她成为了滨海新区的一名文明劝导员,身体力行贯彻《文明条例》。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市场环境秩序维护、平安巡逻等服务。她组织志愿者们在车流量大、人员密集、环境脏乱的三个商业街区,全天候地开展文明劝导服务。顶酷暑、冒严寒,规范停车秩序,捡拾垃圾烟头、劝导不文明行为,用无数次的“弯腰行动”展示了志愿者的坚定决心。多措并举改变居民烧纸祭祀陋习,与商超签订杜绝售卖承诺书,常态化开展路面劝导,经过努力,实现了从随地乱烧到主干道路禁烧和全面禁烧的“三跨越”。她还走遍新区核心区的9个街道,指导127个社区,建立了5000余人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伍。将多年来积累的文明祭祀和网上祭奠的经验倾囊相授,复制推广,将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

1615025123033043612.png

张月萍帮居民修剪指甲


成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

“社区很需要像张月萍这样的志愿团队,她们很多都是社区的退休老干部,和居民打了几十年交道,对社区感情很深。居民们也都很听老支书的话,社区工作中遇到困难,由张月萍的团队出面很管用。”寨上街道建阳里社区党委书记李凤菊说,社区老人临终,盼着张月萍帮穿寿衣,除夕之夜,单亲妈妈等着与张月萍守岁。张月萍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全心全意,真诚奉献”为宗旨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作为张月萍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张月萍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开机,“天气寒冷,许多老人出门不便,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就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来,我们就去老人家里,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张月萍的团队有成员20余人,其中近一半都是寨上街道原社区干部和老党员,他们退休后,选择以志愿服务队的方式继续为社区服务。文明劝导队成员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25人,通过实践锤炼,锻造了一支关键时候顶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社会化力量。成为了寨上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了“文明行为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张月萍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市场环境秩序维护、平安巡逻等服务。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需要志愿服务的点多、面广、线长等诸多问题,张月萍志愿服务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处理比较棘手的商贩外摆和流动商贩劝导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劝导-政策说理-联动执法-反馈校正”的工作机制,发挥“探头作用”,与街道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有效化解了相关问题,城区文明面貌得以有效改观,以实打实的业绩,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1615025243155006436.jpeg

张月萍帮居民打扫卫生

真情守护送温暖

寨上街道辖区不少居民是在撤村并居、平房拆迁后搬入的新小区,老龄化程度高,孩子在外打工的独居老人居多。冬天寒潮来袭时,张月萍又惦记起了老街坊,有需要的就去帮帮忙,没需要的也去问一问。暖气热不热,水管冻没冻,米面够不够吃……一上午下来,虽然双手冻得通红,她的额头上却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张月萍从事社区工作36年,早已和社区居民成了一家人,哪个居民家里的大事小情她都牵挂着。家住四季花苑社区的张永安是张月萍的一块“心疾”。去年年初,妻子去世后,这位79岁的老人与有智力残疾的女儿同住,自己又罹患胃癌多年,生活十分困难。老人要强,无论社区工作人员和张月萍的志愿团队上门多少次,老人的答案都是“我没事,快去别人家吧”。话虽如此,看着张永安老人一家的境况,张月萍心里依然放不下。怕老人独自出门,女儿一个人在家危险,两道房门都被志愿者贴上了写着“出门看看(燃)气!”的纸条。老人行动不便,志愿者们就带上工具,帮他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女儿的洗澡、理发,也都有专人定期负责。在张月萍的坚持下,志愿团队给这个家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暖意。

张月萍在核酸采集点维持秩序

从社区志愿工作的组织者到参与者,张月萍的初衷从未改变。“在社区工作时,我们就把自己定位为社区的终身志愿者。社区是我们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即使退休了,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换种身份,一样能够为社区服务。”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