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新金融传媒 编辑:邵华 2020-12-21 08:07
从单中心到双中心,天津再一次站至聚光灯下。
《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至此,“滨城”(滨海新区)与“津城”(天津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天津新版“双城记”。
滨海新区以“滨城”的名字首次被提到一个与津城相平衡的独立的城市高度。未来,滨海新区该如何与中心城区实现协调分工、错位发展?又将通过哪些步骤或切入点来演绎“双城记”?
01 构建双城格局
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而这也必将进一步加速区域经济、城市群发展。业界称,天津通过打造双城发展格局,把“滨城”作为“城”的短板补齐,将成为吸引国内外资源要素的新阵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与浦东新区邻近上海中心城区不同,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的滨海新区,距中心城区数十公里,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功能难以就近辐射至新区。
尽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大量工作机遇、人口导入,但长期以来,新区以发展产业为主,在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导致职住分离现象比较明显,每天大量“潮汐”人口往返于滨海新区和天津中心城区。
“为加强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的联动,天津曾提出以高教园区作为连接两个城区的联系纽带,以便将两个城区连接起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佟家栋称,2015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陆续搬迁至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海河教育园区。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校转移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实际上还是作为两个城区各自发展。
目前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无论是在物理空间上,还是城市经济领域,本身也是“双城”现状。如天津一位长期研究政策的专家所言,“以前我们努力使滨海新区经济跟中心城区发展连成一片,但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更为现实和经济高效的做法,就是达到双城格局。”
“天津市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决定了我们需要构建双城发展格局。”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师武军说,“津城”依漕运而形成,“滨城”依海运发展,所以从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开始,天津在历版城市总体规划里一直延续“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格局。
而滨海新区的区位条件、面积和经济体量亦使之具备形成一个独立城市的基础。滨海新区行政区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超过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以及许多地级城市面积;拥有广阔的盐田、滩涂资源、海域空间等,开发建设潜力大。同时港口资源丰富,天津港是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产业上,滨海新区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是京津冀和天津重要产业基地。
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近五年来,滨海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第三产业达到53.6%,经济增长贡献度占据天津市的一半以上。
02 补短板建新城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无法忽视的短板。
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建议毫不讳言:滨海新区正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双城”布局尚在起步阶段,港产城融合不足,“一核两翼”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短板,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结构性失衡。
可以看到,滨海新区此前并未按照一个独立的城市功能来建设,如今需要“补课”的地方还很多。比如滨海新区的交通设施有待完善,很多地方只能自己开车到达,缺乏公共交通支持;还有的交通干道甚至只有机动车道,缺乏相匹配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等。
一座城如何才能更吸引人?除了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外,人们还希望在城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便要求城市管理者必须在“软环境”上下功夫,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的需求,而这也是产业释放的就业机会之外,人们乐意从建滨海、爱滨海到住滨海的必然要求。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业称,“双城”战略实施后,让二者分工更加协调,定位更加清晰。未来“津城”将重点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打造成现代化城区;“滨城”将重点发展先进研发制造和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双城功能互补。
通过打造双城发展格局,滨海新区将逐步补齐“城”的短板,提升竞争力。按照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建议,滨海新区将坚持精准规划,推进精致建设。围绕“一主两副六组团”城市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城市中心—副中心—微中心建设,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引导人口集中,实现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点联动。同时盘活于家堡、响螺湾等空置楼宇和闲置土地,加快项目集聚,打造城市核心区。
在备受关注的空间距离上,滨海新区将加快建设B1、Z2、Z4线,启动建设一批延伸线、接驳线等轨道交通支线,畅通城市交通网络。据师武军透露,“为加强双城联系,在现有的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我们将新建一系列快速交通网络,包括轨道交通Z1线、Z2线,还有正在建设的京滨城际等,我们希望双城之间的交通时间能够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在佟家栋看来,天津发展“双城记”可以“三步走”:
首先,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管理环境和信息环境等营商环境,使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具备优于其他地区的条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营造好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是第一步。
其次,要实现滨城、津城双城联动,关键是打造全产业链的新型支柱产业,通过较为齐备的产业链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两个城区的良性互动。
此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环境。创造一个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快天津自贸区的创新引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天津自贸区应该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把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特殊性利用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多配置海内外资源的条件,助力企业创新、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事中、事后的管理与服务,以及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政策措施吸引优质海内外人才,为天津高科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从新区到滨城,发展思路转变的背后是直面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压力。
“从开发区、保税区到自贸区,国内各个时期的优惠政策,天津滨海新区,也就是现在的滨城所在地都享受过,但这些优势目前正在减弱,我们应有足够的危机感。”佟家栋认为,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开放创新的步伐,降低运行成本,不断提高滨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03 自贸区创新先行
放眼未来,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天津自贸区又该如何在双城格局中有所作为?
“如果把天津市比作高原,滨海新区是高原上的高山,天津自贸区就是高山上的主峰。主峰指的是自贸区在对外开放、新动能培育、制度创新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陈明业称,可以从三个层面发挥自贸区的作用:
一方面,着力增强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国际经济双向循环的资源要素配置枢纽作用。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津城定位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滨城定位为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自贸区作为天津开放程度最高的特殊区域,要发挥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人员、数据、运输等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打造国际航运、国际贸易、跨境投融资枢纽,搭建更多更有效的资源要素配置平台,为双城建设统筹配置国际国内资源要素。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京津现代产业集聚区,引领世界一流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新产业的培育上,天津自贸区能够为天津“1+3+4”产业体系及滨海新区“421”的产业布局赋能。尤其是一些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不只是需要较好的优惠政策,更需要有宽容的创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比如说细胞基因治疗、国际诊疗、国际保理、离岸租赁等。同时,自贸区将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联动,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知识产权融资、高端外籍人才引进等方面探索形成一些制度突破及配套,营造更好的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助力双城新动能引育和高质量发展。
再者,着力打造中日韩自贸区战略先导区,辐射东北亚连接世界经济。自贸试验区将抢抓RCEP达成和中日韩自贸区小循环加速构建,世界经济看东北亚趋势愈发明显的机遇,通过申请扩展区域积极在改革开放大局中肩负更多、更重要的国家使命,争取中央的新一轮赋能,加强面向日韩、东北亚的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努力将双城产业发展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衔接融合,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双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将初步形成。“津城”现代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标志区。“滨城”城市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基本建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到2035年,“津城”“滨城”双城格局全面形成。
滨城已至,“双城”启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