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李若怡 2020-10-26 15:37
津滨网讯(记者 张玮 何沛霖 摄影报道)10月24日下午,北塘街道宁车沽北村一堂武法鼓免费培训课程引来了20多名青少年前来参加学习,听着法鼓传承人的讲解,孩子们也被这项百年技艺深深吸引。
鼓点套路独特 “武法鼓”成“活招牌”
今年70多岁的张学林、吴玉金和60多岁的张乃亮是宁车沽武法鼓第五代传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身体硬朗,鼓点一响,仍精神抖擞,带领着武法鼓乐队,以锣、镲、鏊、钹等打击乐器,按照“三起头、慢滑稽、龙摆尾、三点、对镲、耍马”等套路依次演奏。看着爷爷舞法鼓,现场的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
武法鼓到底有什么魔力?他们为什么想方设法地吸引青少年学习法鼓呢?三位老人和记者聊了起来。武法鼓是一种民间传统表演形式,曾经的北塘宁车沽南北两村是武法鼓技艺传承的发源地,武法鼓技艺流传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别看两个村紧挨着,但两村的武法鼓表演从鼓点、动作、旋律却全都不同,南村是“文鼓”,表演起来慢而动作复杂,北村是“武鼓”,表演起来快却套路多变。一百多年来素有“南文北武”的说法。武法鼓也一度成为了宁车沽的“活招牌”,两村的法鼓传承人各自延续着自己的表演方式,一代代传承着。然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村里人都忙着外出打工挣钱,武法鼓一度销声匿迹。而传统的武法鼓一个镲就有四斤重,其他每样配饰也都很沉,在过去也只适合壮年男性挥舞,这也是后来很少有人练习武法鼓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大宣传力度 百年技艺薪火相传
近年来,北塘街道不断加大武法鼓的宣传力度,并鼓励武法鼓的技艺传承人推广武法鼓技艺,让更多青少年认识、了解武法鼓,学习武法鼓。这次来村里参加武法鼓培训学习的孩子年龄在10—15岁,这些孩子大多是宁车沽当地村民,也有几个孩子是跟随家长慕名而来。他们大多不了解武法鼓,希望通过培训学习尝试一下,看看能否有机会进一步学习武法鼓。
张乃亮告诉记者,如今北塘老一辈的武法鼓技艺传承人还有20个左右,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这项民间艺术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因此武法鼓传承艺人打破了以前传男不传女,只传本村本土村民的传统,老人们找更多的机会给孩子们上课培训,希望多培养一些会武法鼓的年轻人。
张学林等老一辈武法鼓传承艺人从2009年开始无偿对新区青少年进行技艺传授,到目前为止已用近十年时间培养了200余名青少年学习武法鼓。而在街道和宁车沽南北村的帮助下,武法鼓已经成为了欣嘉园第一小学、实验中学滨海学校的“非遗传承特色课”,与此同时,街道和宁车沽南北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面向整个北塘辖区招收学习武法鼓的新生力量,让更多青少年关注武法鼓,将这项传统民俗艺术、民间技艺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现代人了解传统民间艺术,以实现民间传统艺术的活态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