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天津广播 编辑:高志翔 2020-10-21 20:07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马上就到纪念日了,很想我爸爸。”
深秋,在本市北辰区的一座公园里,四周绿荫环抱,中央有一座金黄色的军人半身塑像,铭牌上刻着“登高英雄杨连弟”。雕塑上,杨连弟目光坚毅、迎风傲立。雕像下有位老人,他静静伫立,默默地与塑像对视着。对于别人,杨连弟是赫赫有名的“登高英雄”;而对于这位老人,杨连弟是他的亲生父亲。
杨长林在杨连弟纪念碑前缅怀父亲
老人叫杨长林,今年78岁,是杨连弟的长子。“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年,举国抗疫。国家刚刚表彰了优秀医务工作者,授予他们“人民英雄”的荣誉称号。我看电视很感动,记得有个记者问一个医生,‘抗疫你怕不怕?’医生说:‘我怕呀,但是我一穿上白大褂就不怕了。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想起我爸爸。抗美援朝时,随军记者也问过我爸爸害怕不害怕打仗,我爸爸说‘过了鸭绿江人人都一样,不怕。’医生的话跟我爸爸的话多么像呀。国家危难时候挺身而出的都是英雄。”
用钳子战斗的英雄
家在天津的杨连弟,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12位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和50位一级英雄中唯一的铁道兵。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的墓碑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的墓碑并列第一排。
“登高英雄”杨连弟
“我爸爸牺牲时,我才9岁。等他牺牲了两个月,我们才知道。门口有个邻居给我妈妈念报纸上,我爸爸的消息,念到最后说光荣牺牲了。我妈妈也不知道牺牲是不是死的意思?!爷爷说光荣牺牲就是死了的意思,奶奶就哭得不行了。”
得知父亲牺牲后,9岁的杨长林第一个感觉是“光荣”。渐渐地,他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52年5月15日,我记得特别清楚,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我爸已经是副连长了,他非要亲力亲为,检查桥面,结果桥下一颗定时炸弹爆炸了,炸到头部,牺牲了,才33岁。他本来有几次机会可以不去朝鲜的,他难道不怕死吗?他为什么非要回朝鲜?”
为此,杨长林总是缠着来杨连弟家看望的志愿军老铁道兵们讲故事,讲在朝鲜时候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围绕国家统一爆发大规模内战。6月26日,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同时派遣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8月27日起,美侵朝空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10月7日大举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950年10月,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志愿军入朝取得第一、第二次战役胜利后,迅速向三八线推进。退却的美军,利用其海空优势,对志愿军后方的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后勤给养成为关键。“千条万条,运输线是第一条”,1950年11月彭德怀司令指示,必须在运输线上战胜敌人,建立一支钢铁的运输线,以确保前方的供应打胜仗。1950年的冬天,杨连弟随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入朝作战。
1951年初,杨连弟所在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到达沸流江边。此时,前方急需大量弹药,可沸流江大桥已被敌机炸断了。为此,上级命令铁道兵在7天内修复大桥,“白天修桥,飞机轰炸修不了,晚上修桥,没有灯,不出活儿。我爸爸就观察,发现敌机轰炸是有间隙的,他就提出来利用间隙时间白天抢修,他们就在桥墩上挂了个绳子,别在腰上,轰炸间隙的时候,爬上桥墩干活,空袭时候再爬下来,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白天架桥法,仅用4天就完成了任务。”
铁道兵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战争中,美军利用其空中优势,从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发动了持续近一年的空中封锁战役,集中80%空军力量轰炸朝鲜北部主要铁路干线。这种战术被称之为“绞杀战”。
战役开始前,美军对朝鲜战场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前线约有60个师,每个师每天最少需要40吨的补给物资,总共2400吨。如果以汽车运输的话,算上往返时间,至少需要6000辆卡车。如果采用铁路运输的话,只需要120节车皮就够了。可见铁路运输远比汽车运输要来的经济和有效率,所以美军将“绞杀战”的重点确定为铁路线。
战士们给火车头缠上树枝作掩护
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胡曰钢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史多年,他说,“当时,运输线上斗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线作战。
在平壤以北清川江以南地区,是朝鲜北部铁路交通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交汇地区,尤其是位于新安州、价川、西浦之间的“三角地区”,这是朝鲜北方铁路的交汇处。这块咽喉地带,毫无悬念地成了美军“绞杀战”的重中之重,为此,美军投入飞机就超过了900架。1951年9月到11月,仅仅三个月敌机轰炸次数分别为3027架次,4128架次,8343架次。反复猛烈轰炸,以达到彻底中断铁路线的目的。
“敌炸我修,再炸再修,白天炸夜里修,战士追着炸点修,补给线沿着炸点铺。”胡曰钢说。
1951年10月,朝鲜遇上了几十年未曾有过的特大洪水,洪水对临时抢修的铁路桥梁的破坏,比敌机轰炸造成的危害还要大。杨连弟随部队担负清川江大桥的防洪任务。在连搭11座浮桥被洪水冲走后,杨连弟提出用“交叉钢梁立在江底”搭浮桥的办法,创造出修桥史上前所未有的钢架浮桥的奇迹。胡曰钢说,在这次抢修中,杨连弟还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没有原材料时,他们搭浮桥,在大铁桶上搭架子。浮桥不稳啊,洪水来了,把杨连弟冲到水里了,淹的够戗了。战友把他捞上来之后,把他搁到一个破锅里面,发现有一把管钳子还在他手里死死攥着。他下来之后同志们说你真可以,你怎么不把它扔了,攥着它容易沉底。他说,这把工具不能扔啊,打敌人要枪炮子弹,这就是咱们的武器。”
杨连弟和战友们搭浮桥
不仅是杨连弟,当时很多铁道兵们在战场上用钳子战斗,在上有敌人轰炸,下有洪水爆发的情况下,发起“反绞杀战”,打造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确保了前线的补给运输。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全部所属部队自1950年11月至1955年5月,先后有十个师二个独立团入朝参战。在“绞杀战”的压力下,小小的“三角地区”铁路线总长还不到80公里,只占朝鲜北部铁路总长的6%,但在整个“绞杀战”期间遭到空袭破坏就达2000处次,占到全部被破坏铁路处次的45%。
打造“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为阻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美军四个月中在“三角地区”投下3.8万枚炸弹,平均每半米铁路线上就落弹1枚!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被一颗定时炸弹的弹片击中头部,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3岁。这个时候,距离“反绞杀战”的胜利还有一个月。牺牲后,杨连弟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等称号,他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抗美援朝期间,铁道兵共有1136名官兵英勇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
杨连第(左2)和战友们在抢修清川江大桥
美国空军发言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差不多一年来,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其他盟国飞机一直在轰炸共产党的运输系统,但北朝鲜仍有火车在行驶。”
“过了鸭绿江,人人都一样。”杨长林说,“我小时候并不理解父亲,但后来慢慢地我就理解了。我父亲不是不顾家的人,他是为大家舍小家。后来,我和弟弟妹妹们也追寻父亲的脚步,我当了海军,我妹妹参加铁道部队,我弟弟进了空军。”
我和父亲的三次亲密接触
杨连弟牺牲时,长子杨长林不过9岁。9年中,杨长林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解放前,我爸爸为生计奔忙,他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很少回家;参加革命后,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更是少有机会能看到爸爸。”
杨长林记忆中,和父亲有三次亲密接触印象深刻。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解放前,那会儿杨长林还很小。“那阵儿我父亲在城里给人蹬三轮,根本回不了家。有一次我爸爸帮别人运送猪肉,人家给了他点猪肉,他特别珍惜,从城里骑三轮一直骑到北仓,骑了足足2个半小时,就为带给我们吃。可有肉吃了,我们全家就跟过年似的。”
在杨长林眼里,父亲杨连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父亲有很多本领,他会种地、柜台当过伙计,鞋厂做过学徒,还做过电业工人和架子工。他学过武术,身手特别敏捷。但是解放前,他一身本领却连自己都养不起。后来,我爸爸就参加了解放军的铁道纵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2月,30岁的杨连弟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参军。儿子再见到父亲的时候,杨连弟因为孤身攀上桥墩的陇海线8号桥,和战友们提前完成修复桥梁任务,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登高英雄”了。
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杨连弟出席会议,杨长林也再一次见到了父亲。“他在北京给我们电话。我爷爷奶奶妈妈和我都去了,我终于看见爸爸。晚上有节目,我爸爸就抱着我看节目,我看见我爸爸特别高兴,可能是太高兴了,在他怀里竟然睡着了。我当时5岁,这是我第一次在我爸爸怀里睡觉,睡了整整一晚上。”
1950年9月,杨连弟出席第一届全国工农兵战斗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第三次亲密接触非常偶然。1952年的一天,杨长林像往常一样上学。忽然一个同学兴奋地喊住他“他说,‘长林,你爸爸来了。’我说,‘不可能啊,我爸在朝鲜呢。’他们说,‘快去,快去,他就在台上作报告呢。’那时北仓小学,离我家就500米,我跑过去一看呐,好几千人的大会。我将信将疑地挤进去一看,真是我爸爸!!我窜到后台上就跑上去了,他正在讲话,我拉他衣服,说“爸爸爸爸!”他不理我,还让警卫员把我带下去,我眼泪就要下来了,心里恨呀!”
原来,当时杨连弟随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北小组,向全国人民汇报抗美援朝的情况。代表团之行的其中一站就是北仓,他的家乡。“回来我就叫我妈来了。我妈、我奶、我爷都过去了。首长知道以后,就跟我爸说,‘你怎么不说呢,都到家门口了,你应该回去看一看啊。’他说,‘我这次的任务就是给全国人民作报告,我的家是在这个地方,那是第二位的。’”
没想到,这次偶然间的见面,竟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本应留在国内的杨连弟又坚决要求返回朝鲜前线。“那次见面后半个月时间,我爸爸就牺牲了。”
追随英雄的足迹
为了研究杨连弟,胡曰钢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给区领导写信自荐,从北郊区计划经济委员会调去编纂区志。“以前我插队的地方附近就是陇海大桥,杨连弟登高的地方。当时看着高入云霄的桥墩我就想‘他怎么上去的呀?’对他很崇拜。所以我虽然从处级单位降到科级单位,由行政编变成事业编,但如愿以偿,接手了杨连弟口述史专题片的撰稿拍摄任务。”
陇海大桥
为了查找杨连弟的相关史料,胡曰钢和同事们找遍了市、区档案馆、图书馆、电视台、杨连弟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一次,我的同事从网上看到,北京潘家园旧物市场有位民间收藏家岑大维专门收藏抗美援朝的纪念物,其中就有杨连弟的遗物。听说这些东西他从不轻易拿出来别人看。我一听就来精神了,特意买了两盒桂发祥的大麻花奔了北京,一见面我自报家门,我说我是杨长林的朋友,和他聊了起来,越聊越投机,他就把这些珍贵资料拿出来给我看,我一看呀,有杨连弟入伍登记表、入党登记表、牺牲报告图、司令员亲笔唁电等等,都是史料原件,太珍贵了,我说能不能拍点资料,带回去给杨连弟的老伴阎大娘看看,他说行,所以我拍摄到全部史料。”
“我们采访的过程,给我的感觉的是,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70年了,但是大家都没有忘记英雄,提到杨连弟和他的战友,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反‘绞杀战’,取得胜利,人们都很钦佩,他们的史料大家都保存的特别好。”
《登高英雄杨连弟》这部专题片制作完成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在市区广为播放。胡曰钢还带着它参加全国两岸三地口述史理论与实务论坛,在追寻英雄足迹的过程中,他也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挖掘、抢救、征集口述史料是对历史负责,对现实和未来负责。”
今年78岁的杨长林作为天津市军队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成员,经常义务宣讲父亲的事迹。如今,在英雄的故乡,“杨连弟”的名字不仅深深刻在人们心中,其代表的“创新不止、永攀高峰”精神更是被津沽军民广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