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0-10-01 15:37
津滨网讯(记者 张倩 战旗 报道 杜潇扬 摄影)9月30日,记者从新区商促局获悉,“十三五”以来,滨海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按照“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念好东西协作“山海经”,走好对口支援“西游记”。新区商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扶贫帮扶工作中,为确保用力精准,新区下大气力突出“三个加强”,走出具有“滨海特色”的帮扶之路。
加强组织领导,在密切沟通中强化顶层设计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新区主要领导多次赴受援地区实地开展调研对接,召开联席会议,与当地主要领导共同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同时,新区各开发区、各部门、各街镇积极与受援地区开展互访交流活动,有效推动了帮扶工作的落实。
为做好扶贫工作的有的放矢,新区成立了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支援、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等11个专项工作组,按照“以新区所能供受援地区所需”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新区扶贫攻坚三年行动纲要、年度工作方案和各专项组工作计划,通过持续增强帮扶力量、拓宽帮扶广度、丰富帮扶内容,将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加强资金支持,在精准使用中做好资金保障
新区商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新区坚持向“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和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工作方针,按时拨付财政帮扶资金。同时,实施了住房保障、健康医疗、教育教学、产业开发、劳务协作、人才技能培训、残疾人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347个精准扶贫项目,大幅度改善受援地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为受援地区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为扶贫帮扶地区建设了多个民生项目。其中包括:帮扶甘肃张家川县建设安全饮水项目,全覆盖解决了全县15个乡镇246个村747个自然村5.95万户29.9万农村人口饮水的问题。支持青海黄南州“德吉村”易地搬迁安置,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七个乡镇的30多个贫困村251户农牧民集中安置到自然环境优美的黄河岸边,建设“德吉村”,打造水上乐园、花海、果蔬农事体验园,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生态文化乡村”,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一张崭新名片。协助甘肃张家川县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惠及765户贫困户3800人,每户每年增收约4000元;帮扶甘肃合作市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使16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大幅度提升;对甘肃张家川县803户贫困家庭实施危房改造,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
加强人才支援,在科教帮扶中实现扶贫扶智
“扶智先行,授人以渔”,为确保扶贫效果的持久,新区着力加强人才支援。坚持按需选人、精准支援的原则,累计选派95名党政干部到受援地区挂职,实行援派试用期制度和援派干部退出制度,建立健全援派干部人才季度总结鉴定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援派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确保选派干部切实发挥作用。根据受援地区在医疗、教育、农业、电子商务等方面人才紧缺情况,累计选派411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技术援助。同时,充分发挥新区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结合受援地区实际,设计生产技术实操、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拓展等针对性教学计划,开设“黄河流域及三江源头地区设施果树栽培管理”“甘肃青海特色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甘肃和青海的畜牧养殖繁育和病害防治”等精品示范实践课程,累计为受援地区培养实用人才4107名,帮助受援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据了解,五年来,滨海新区在帮扶受援地区全部脱贫摘帽的同时,滨海新区也通过扶贫支援工作锻炼了干部人才队伍,学习到了受援地区干部群众矢志脱贫“战天斗地”的精神和精准扶贫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和受援地区的相互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