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李若怡 2020-05-06 10:08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外资外贸企业一时间“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眼下,如何危中寻机,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是让企业快速树立信心、寻求突围的关键。在此节点下,滨海新区的解题思路是:职能部门“组团”对5000多家外资外贸企业开展“大走访”,解决痛点、打通堵点,靶向施策。
企业:“开了个好头”
“五一”前夕,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铂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为一批总量1000支的红外额温计办理通关手续,准备发往土耳其。这虽然是该公司的首笔海外订单,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投产速度。“通常一家医用红外额温计生产企业从办照到投入生产,要4到6个月,但这回,我们破纪录了,20天投产!”天津铂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鹏毅说,由于“开了个好头”,他们现在又和土耳其、俄罗斯、日本等国签订了多笔订单。
滨海高新区企业施耐德万高电气设备公司多家供应商分布在河北、江苏等地,疫情带来的物流不通、工厂停工,影响了公司稳产达产。但这阵子喜报连连:先是顺利向央企华润集团交付了一批双电源产品,接着4月份公司产值又有望创出历史新高……
与施耐德万高相仿,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起初也面临供应链问题,但情况更为复杂。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张国欣介绍,他们的原材料供应商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仅亚洲和欧洲的产业链上就有172家企业。疫情发生后,海外供应链企业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天津基地库存最多只能维持7到10天。“现在局面反转了,原材料库存能满足未来两个月的生产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上的350多家中小微企业也有了订单。”张国欣简直不敢想象。
部门:联合“把脉问诊”
巧解难题,靠的是多部门按照“三部曲”的节奏,联合“把脉问诊”。
其一,滨海新区在走访帮扶过程中摸底企业需求,协调各地供应商复工复产,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其二,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为方向,下大气力解决外资外贸企业在提升产能过程中遇到的原料供应、物流交通、劳动力等问题,帮助企业尽快稳产达产,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其三,启动项目帮扶服务,区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应急局等主动加入,“组团”服务,为企业“抢时间”,形成全流程服务机制。目前,围绕稳企业、保供应,滨海新区已协调市有关部门向外省市发出70余件协调函,协调10个省市、15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和部分国家地区相对落后的信用环境,外贸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困难。对此,滨海新区商务部门与中国信保天津公司加强协作,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升出口信用保险力度,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化解出口收汇风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津方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因买方拖欠遭受损失,中国信保天津公司得知后及时介入,第一时间赔付。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天津公司已承保滨海新区企业706家。此外,滨海新区还与中国信保天津公司、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区内分支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超过50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精准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外贸企业适当放宽信贷政策,破解融资难题。
机遇:培育外贸新动能
危机往往酝酿着机遇,意味着一股潜在的新力即将破土而出。
此时的滨海新区抓住了时机,想企业所想,培育外贸新动能,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业态,夯实功能创新,降低贸易成本。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与海关配合,将分类监管模式先后应用于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等业务,进港货物可在指定监管区域进行分类不分仓管理,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分拨,这样一来,区内闲置仓储资源被有效盘活,企业仓储、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东疆已有10家企业获批分类监管资质,企业仓库总面积达79675平方米。今年一季度,东疆保税港区完成1389票非保货物入区,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22%;在受疫情影响外贸出口严重受阻、跨境物流停滞和供货渠道不畅的新形势下,滨海新区跨境电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申报订单达725.93万单,货值10.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0%,在迎战疫情中实现逆势上涨,增幅高于全国水平。(记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