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抚心扉 细雨润无声

稿源:滨海时报   编辑:邵华   2019-12-06 06:20

昨天,一则《地震来了,滨海学生这样撤离》的消息火爆朋友圈,视频中,迅捷而有序疏散的新区小学生让人印象深刻,较高的文明素养与应急素质引来疯狂点赞。这只是滨海新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诸多可喜变化的一个缩影。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新区因地制宜、积极行动、突出特色,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扎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德育课堂“有风景”,校园文化“有故事”,实践活动“有温度”。日前,记者在滨海新区走访,别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让人不禁眼前一亮、回味悠长。


特色教育成风景

思政课堂活起来

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堂是育人主渠道。近几年,新区形成“课题研究主题化、套餐教研常态化、论坛比赛定制化、区域资源共享化、思政教研一体化”的思政课建设总体思路,各学校因地制宜,积极打造特色课程,让思政课堂鲜活起来。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走进汉沽河西第一小学,“声声对韵”悦耳动听,孩子们身着汉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礼仪、诵读千古美文。2008年起,汉沽河西第一小学启动“快乐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教育,每天晨读十分钟。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体谅父母、感恩他人;而在大港五小,学校以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班队课、心理团辅课为课程主线,以传统文化美德故事为课程辅线,建立全新课程观,使德育内容做到各年级、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积极打造“幸福教育”德育特色。

“今天咱们的课程内容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提到一桶油,大家都能想到什么呢?”“花生油”“酱油”“汽油”……12月3日,大港七中八年一班思政课热闹非凡。思政教师王宏慧仅从生活中的“一桶油”就引出油价调控、石油开采等多个问题,继而延伸到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多个层面。短短一堂课,她从一条微信入手探讨国家安全,从一桶油入手分析国家安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守卫国家安全 从我做起”的种子埋入孩子的心田。

“我们上思政课的初心是铸魂育人,不但要有责任,还要有情怀。通过创设有温度的故事情境、有高度的时政情境、有深度的思辨情境、有厚度的文化情境、有广度的生活情境,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破土发芽,开花结果。”每一堂思政课,王宏慧都会在备课时设计鲜活生动的互动环节,通过体验为孩子们搭建思想阶梯,激发、调动和培育他们心中的真善美,从而让原本略显枯燥的思政课变成不一样的课堂风景。

“2016年,《道德与法治》思政教材试用,我们建立‘思政津韵’微信公众号和学科QQ群,实现区域优质思政资源共享化。以往,教师把目标着眼点放在讲清知识点上,以至授课无趣、学生‘开小差’。如今,教师创设接地气、有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思考、践行,思政课堂出现‘新风景’。”谈到这几年思政课的变化,从事思政教育工作30年的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郭瑞芬颇有感触。她告诉记者,最近新区“金锤杯”思政课比赛、大港区域《我和我的祖国》学生演讲比赛等思政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让她感受到不一样的热度。

入泮以礼、立德以行。近年来,新区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少儿评剧节”“放飞智慧梦想·做科学少年”等一系列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特色活动深受欢迎。“时代楷模”张黎明、汉沽第一中学郭瑞等“滨海新区师德标兵”以及新时代好少年何禹姗、张镱巾等人的事迹,不断引导新区中小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持续提升,展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拓宽道德教育渠道 多个阵地落地开花

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新区不断拓宽道德教育渠道,规范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融合,为未成年人搭建多种特色活动和社会实践平台。

在大沽街和盛苑社区,社区设置了多个未成年人活动区,从法制教育长廊、禁毒宣传角、图书阅览室再到青少年活动室,覆盖文化体育、学法守法、志愿服务等多领域。“社区模拟法庭是一个特色活动,孩子们通过重现法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掌握了法律知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校园暴力案件,孩子们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不会再以暴制暴。”和盛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丽芝告诉记者。

和盛苑社区外来务工子女较多,于是社区成立以教师为主力的“五老”志愿者团队,邀请驻社区律师、驻片民警、医生等专业领域人士参与。通过持续努力,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活动实现从“拉”人到“抢”位的转变,往往一个活动信息发到微信群里,短短几分钟,名额就被“秒杀”。

“快乐营地”是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历经10年发展,新区“快乐营地”建设已多达278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覆盖所有社区和辖区10余万未成年人。多年来,古林街海通园社区“快乐营地”、汉沽街贾园里社区“快乐营地”等早已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微善行动”少年联盟、“阳光少年夏令营”、社区和学校“双创零”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生命力的品牌,也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精彩舞台。

除“快乐营地”,新区其他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建成市级“五爱”教育阵地80个、区级“五爱”教育阵地120个,有力提升了“社会教育”活动水平。成立全市首批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城市社区实现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不断完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年之家”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管理日渐规范。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津基地2所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扬帆四海、梯航万国——福船与丝绸之路”等3条研学路线全年接待多批次中小学生。区文明办、区教体局与团区委、区科协、区公安局等单位还联合开展自护教育、科普、普法、禁毒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如今在滨海新区,社会关注、人人参与的关爱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文明意识入脑入心 人人参与新区创文

“老师,早上好!”“爷爷,晚上见!”……昨天,在接连不断的问好声中,记者走进塘沽第二中心小学。环顾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文明行为宣传绘画作品、垃圾分类知识海报等装点着干净、整洁的校园。图书阅览室、“红领巾流动书屋”以及学校设计编辑的《弟子规》《论语》校本教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在阅读中习悟做人道理。陶艺、舞蹈、航舰模、书法、排球等五十余项社团活动以及定期开展的“敬老、助老、爱老”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学法守法小公民”情景剧表演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孩子们在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中触摸浸染文明。

和风抚心扉,细雨润无声。新区各中小学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让未成年人感受创文、参与创文。塘沽第二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天津市文明校园,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实验学校等21所学校被推荐为创建天津市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在积极争创文明校园的同时,各中小学通过建立家委会、开办家长学校以及开展“万人大家访”活动等加强家校联系,积极鼓励未成年人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让向善向上的理念在每个未成年人心里生根、发芽。

今年,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在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创新开设家长学校之德美公益志愿者服务队,4月15日首批家长讲师团正式“上岗”,7位“家长老师”带着生动有趣的公益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也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持之以恒的美德和公益理念带给孩子们。一年级学生家长刘金媚是家长讲师团的一员,她告诉记者:“给孩子上公益课,对我也是一个提升自身文明素养的过程,比如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即使再着急,我也要走斑马线。”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今年8月开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活动中,各活动阵地未成年人的身影越聚越多,成为志愿者中最可爱的生力军。

“您知道火龙果的皮是什么垃圾吗?”“喝完的牛奶盒又是什么垃圾呢?”“家里过期的药品应该怎么处理?”……11月30日,来自泰达实验学校的学雷锋志愿者悠悠一边向过往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一边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他的妈妈许女士告诉记者,悠悠经常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最近尤其热衷于“垃圾分类”宣传。每天放学都要把家里的垃圾桶检查一遍,走路时发现别人丢错垃圾也会上前“说教”,身边的人都称他“垃圾分类小达人”。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区多个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一。”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区多方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创文志愿服务等创建活动,创文正成为培养孩子文明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和最具有教育意义的“文明课堂”。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伊始,新区便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为依托,突出“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阳光成长”六大主题,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动的德育课堂,丰富的实践活动,崇高的模范引领,让新区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带动家长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中来,推动形成学生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短评

浇花浇根 育人育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

滨海新区立足这一重大时代使命,传承发扬自身创新基因,大胆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法路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新区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充分搭建各类平台,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使之无缝衔接、互为助力,取得实效,正在形成充满活力、极具时代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生动“滨海局面”。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