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经济日报 编辑:白璐 2019-07-22 07:38
在宽阔的马路上,无人清扫车缓缓开过后,路面上变得干干净净;停靠进站的公交车上,乘客们纷纷刷手机上车;在图书馆中,机器人正在帮读者“刷脸”借书……
这就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在2020年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样板。
“对于打造‘天津智港’,我们已经细化成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慧城市的项目图,并制定了智能科技重点领域十大专项行动计划。我们正在按‘图’推进,加速落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卫东说。
进入新时代,身处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天津市把智能科技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系统谋划“大智能”战略布局,打造“天津智港”。
打造“智港”,离不开“源头”创新。7月5日,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撒手锏”产品500项;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65%以上。
“《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是天津市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计划》和《打造科技型企业升级版》之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战略,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航母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段志强介绍。
在天津高新区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飞腾CPU芯片与麒麟操作系统正在组成“PK”体系,共同打造我国信息技术的自主核心。“‘PK’体系实现芯片与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将实现安全可控。目前,我们与天津数十家企业实现了生态合作,并与紫光、浪潮、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知名企业携手,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和项目解决方案。”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总监柯冠岩说。
作为“天津智港”的技术支撑,天津市科技局围绕边缘计算芯片、认知计算框架、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精心打造了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等7条智能产业链。
而在产业化方面,天津市工信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全面布局智能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在打造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方面,天津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包括了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这是我们打造‘天津智港’的产业支撑。”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介绍说。
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10年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之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依托强大的计算能力,不仅服务于地震、气象、减灾等国家重大项目,而且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研发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如今,‘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已开展大规模应用,在基础前沿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涉及国家12个重大创新专项领域、数十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80余家合作单位依托‘天河三号’原型机,完成了大规模并行应用计算。”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同时,天津市整合优势资源,出台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产业链快速发展。天津市专门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并设立母基金9只,拉动了紫光云、海光信息等18个项目落户天津,带动企业在津投资超过160亿元,形成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资本跟进的市场化融资模式。
在人才引进上,天津市坚决向企业“放权”。“海河英才”计划实施一年来,天津市先后认定了两批2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全力配合企业办理人才落户手续。
“通过‘海河英才’计划,一年来我们已引入了120多名技术人才,我们北京研发中心还有员工主动要求来天津工作,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中科曙光天津公司商务部总经理鲍菁丹对记者说。
随着智能科技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日益完善,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已成为天津市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强大推动力。据统计,智能七链已经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而智能制造企业的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0.9%、32.7%和25.7%。记者武自然商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