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战略 澎湃新动能——天津扎实贯彻国家战略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刘阳   2022-09-08 16:18

2022年1月28日,津石高速公路天津东段主线实现通车。通车后,从天津港南部港区、滨海新区西南部地区去往河北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方向将不再绕行荣乌高速、石黄高速等路线,行驶里程缩短50至60公里。(天津日报资料照片)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天津日报资料照片)

时间,总在一些特殊节点标注历史刻度,让人汲取力量。

8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8年多来,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系列重要论述言犹在耳,指明方向。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牢记总书记厚重嘱托,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天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把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结出硕果。

紧紧牵住“牛鼻子”

推动协同发展 激发创新活力

2016年的9月,京津一次“结亲”引发关注──滨海新区携手“中国硅谷”,签署共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在当地人称为“天津卫最好地块”的北塘“大事记”里,当年11月22日,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的科技园诞生于此。

科技园的诞生,初衷是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瞄准的,是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是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示范区。

“年轻”的园区肩负起区域协同“排头兵”使命。

“排头兵”阔步向前──

从《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到滨海新区出台《关于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园区“造血”功能不断壮大,搭建起集创新创业、市场、金融、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国际互通于一体的企业服务平台,帮“拓荒者”拓路,为“落户者”解忧。

汲取养分,激活动力,科技园成为创新“试验田”。

“试验田”捷报频传──

实现远程控制的5G工业机器人、在武汉“火神山”使用的网数集群对讲机系统、能自动抓取和释放物料车的专业拖拽机器人、可自动充断电的库内盘点机器人、白天黑夜天南地北“自主飞”的混合翼无人机……几年来,创新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

园区“固巢养凤”,产业“磁场”加速形成。2021年,北京来津企业占比已达到30%,初步实现“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的发展模式。如今,园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已达3200家。

“滨海—中关村”只是天津牵住“牛鼻子”,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个缩影。中关村在北京之外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也加快建设,累计新增注册企业达到860家。放眼全市,中海油、中交集团、通用集团、360科技等一大批央企所属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在津布局,来自北京的企业在津投资项目累计超过6700个,资金到位额超过1.14万亿元。京津合作示范区体制机制全面理顺。

打破“一亩三分地”

支持不遗余力 服务“靠前一步”

天津与雄安新区,空间距离100余公里,“国家战略”与“国家大事”将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协同发展”与“千年大计”激发澎湃动力,推动“近代工业先驱城市”与“未来之城”携手同心,乘风破浪。

5年多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甫一设立,天津便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发展。随即,天津党政代表团赴新区学习考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天津就付出、调整什么,全力支持规划设计、生态保护、港口物流等领域建设”,服务雄安新区,天津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承诺掷地有声。

天津说到做到!

2018年10月,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正攻坚,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多家机构组成的设计团队即赶赴当地助力规划工作。如今,天津城建设计院、市政工程设计院均已设立雄安分院。5年多来,天津西站、北京西站、白洋淀站、保定东站、石家庄站等铁路站台上,流动着天津设计团队“当天往返、三地开会”的剪影,一封封来自雄安新区的感谢信被各单位珍藏,纸短情长,讲述着两地联合推动一个又一重点项目从“纸上”到“地上”的故事。

不仅支持规划设计,早在2017年,天津高职院校的“领头羊”天津职业大学就在雄安新区设立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年,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与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共建天津一商校雄县分校……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不遗余力分享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2019年8月,天津港集团雄安新区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全力打造雄安新区最佳出海口,“最近的出海口”来到“家门口”,雄安新区感受到“更靠前的”服务体系。2021年,天津港服务雄安新区运输货物达到1.1万标准箱。

还有网友眼中“顶尖的中学”“清华北大的优质生源地”天津一中、“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5年多来,服务雄安新区的名单不断拉长,“加盟”名字个个熠熠闪光。

开启新征程

“一基地”提速打造 “三区”建设加力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被赋予“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定位。

围绕这一定位,天津吹响“冲锋号”,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造“一基地”,天津怎么做?

明确发展路径,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锚定目标,蹈厉奋发。从全面实施“链长制”,深耕信创、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12条重点产业链,到出台全国首部智能制造法规《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从连续举办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以会兴业”,到百亿级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设立,扎实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的天津收获强劲动能,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5.3%、15.5%。

麒麟操作系统、飞腾CPU为代表的国家PK体系成为主流技术路线,海尔打造了全球唯一的5G洗衣机筒柔性生产智能工厂,华海清科研制的化学机械抛光装备填补了我国CMP设备技术空白,天津朗誉科技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240吨重载AGV,解决了转向、承重、使用寿命等难题………从国家战略里考量,不断提升服务京冀两地产业承载配套能力,曾诞生无数个“第一”的天津在新时代实现“制造”新突破。

“一基地”提速打造,“三区”建设加力。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视察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殷殷重托,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天津港意气风发向未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首个投产运营的“智慧零碳”码头,“5G+智慧港口”项目荣获202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全球移动大奖。实现绿电100%自产自用,自有港作船舶靠泊100%使用岸电,船舶低硫油使用率达到100%。全力打造内通外联枢纽港口,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设立京津冀营销网点38家,推动津冀港口合作,做强环渤海“天天班”“两港一航”服务,2021年运量增长超过30%……蓬勃兴盛的天津港,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29亿吨,同比增长5.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2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4%。

面向大海,也逐梦蓝天。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启动前期工作,建成后将具备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能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提速加力。

看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融资租赁业务领跑全国,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的租赁和处置业务规模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天津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区。商业保理公司资产总额、保理融资余额居全国第一……

看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改革,136项个人服务和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一个部门、一颗印章”审批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累计实施544项制度创新措施,38项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大胆闯、大胆试,渤海之滨激荡着创新的交响。

融入大战略,释放新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路上,天津发展新引擎隆隆声响。

密织立体交通网

5条城际通北京 2条城际通雄安

铁路总里程达到136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55公里,路网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天津并未满足:未来十五年、三十年,“路”怎么走?

今年5月6日,天津举行《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会上明确,到2035年,天津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海空两港链接全球、世界一流,公铁两网密接京冀、畅达全国,城乡交通联动双城、覆盖全域,智慧绿色赋能未来、全国领先。

总目标分解为四个维度,“面向区域”被专门提出: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互联畅通公路网,高铁城际里程达到830公里,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里程达到4800公里,实现京津雄30分钟通勤、京津冀主要城市客运1小时通达、货物3小时送达。

一个发布会,几多好消息。公路方面,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天津规划预留了通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方向的唐廊高速公路、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京沪高速公路北延线、滨海新区通往唐山方向的滨唐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近期正谋划京津塘高速公路扩改建工程。

铁路方面,天津高铁和城际铁路规划总里程约830公里,在现有基础上,还将增加500多公里,其中5条高铁城际通北京,2条高铁城际通雄安新区。目前,京唐铁路、京滨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年内建成运营,津兴铁路全线铺轨,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

交通网越织越密,京津冀越走越“近”。

过去,经公路从天津前往石家庄得绕行荣乌高速或京沪高速,就像是“枣核的两边”,而津石高速通过“裁弯取直”将“枣核”变成了直线。

而今,津石高速全面通车。经这一“取直”,天津至石家庄通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雄安新区再添一条便捷出海通道。

2008年,从清光绪年间的“老龙头火车站”重建而来的天津站,见证了中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建成通车,也见证了中国高铁时代的开启。当时,列车仅开行十几对。

而今,京津城际列车实现“公交化”班次运营,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运营线路,“京津同城”效应更加明显。

交通兴,百业兴;交通畅,百业旺。以武清区为例,京津城际建成通车,武清站经停,目前与北京南站、天津站最快分别只有21分钟、13分钟的“高铁距离”,日均发送旅客增至1万余人,高峰可达2万人。车站周边高端商业项目聚集,依托武清站而建的京津佛罗伦萨小镇异常繁华。

这条铁路使得处在京津之间的武清区位优势日益凸显。2017年2月,京津冀三地签署《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京津冀腹地的通武廊(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被称为“小京津冀”,走上发展“快车道”。几年来,武清区在推进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累计引进项目6180个,引资到位1400亿元,其中北京项目2276个,一批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整建制入驻。

交通先行,动能涌动。

目前,作为京唐、京滨与津承城际铁路的相交站与接轨站,城际铁路宝坻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成为三线交会的天津市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宝坻区将迎来高铁时代。此外,静海北站将成为津雄、津沧、津静市域(郊)铁路三线交会的天津市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无疑,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将会有更多“宝坻作为”“静海作为”。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百姓生活更便捷 民生“礼包”不断

重点领域同频共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民生“礼包”持续让百姓“有感”。

2020年底,天津提出12项京津通勤便利化举措,去年全落实。高铁天津南站至北京南站实现“预约+直刷”乘车模式,京津两市地铁App支付互认,惠及两地“通勤族”。津保铁路开通,圆了两地居民“早晨吃煎饼果子、中午吃驴肉火烧”的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与相关便民举措实实在在“送实惠”,让三地百姓出行、购物、工作更便捷。

不仅是交通,天津与京冀构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成立商贸、信息安全等10余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的医院数量增至1064家。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天津深化京津冀社会服务领域合作,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三地人民。

居于海河之畔、渤海之滨,“河与海”孕育了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心有定力,行稳致远,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下,天津迈步新征程,活力十足。(记者 刘雅丽)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