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庄村立体化发展特色种植

擘画生态高效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报讯(记者 郑贺阳 朱春蕊)今年以来,小王庄镇小苏庄村锚定“老树提质、新苗扎根、林下生金”三步战略,构建“高矮结合、长短互补”的特色种植体系,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生态高效的乡村振兴新路。

老树提质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作为小苏庄村传统产业,巴旦木种植正通过技术革新焕发新生。日前,小苏庄村邀请河北省昌黎县果树专家团队到该村巴旦木种植园进行现场指导。专家团队针对原有种植区“量身定制”管理方案,通过精准剪枝优化树冠结构,提升透光率与坐果率;推行“有机肥+缓释肥”分段施肥技术,确保养分均衡供给;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建设蓄水塔,确保旱季用水供应。“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技术,专家教的法子既科学又实用!”种植户们纷纷点赞。

新苗扎根

科学布局新增品类体系

在专家指导下,小苏庄村以“三年育树、五年丰产”为目标,科学推进新增品类种植,精选抗病性强的维纳斯黄金苹果苗木,采用矮化密植技术栽种,预留机械化作业空间;优质山楂树间隔栽植于河堤边坡,既防风固土又为林下经济腾出发展空间。

专家现场开设“田间课堂”,从栽种密度、花期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传授技术要点,同时建立“全周期服务”机制,根据编写的《特色种植标准化手册》,分阶段指导巴旦木、苹果、山楂及林下作物管理,为特色种植注入持久动能。

林下生金

套种激活土地增效潜能

小苏庄村创新“以短养长”模式,在果树行间套种马铃薯、红薯等短周期作物,让土地效益最大化。该村科学规划林下种植带,确保光照与养分均衡;引进“长雷8号”马铃薯、“烟薯25”等高产抗病品种,在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试种品类的成活率,再逐步推进加工和农旅项目,最终实现‘树上结果、林下生金、四季丰收’的立体农业愿景。”小苏庄村党总支书记王跃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