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岳立杰 王珍珠 戴枭翔 摄影报道
授牌仪式▲
3月28日,由滨海新区教体局、天津市教科院滨海分院主办,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 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名师养成项目阶段性成果系列展示活动在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滨海新区教体局、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各开发区培训部门、滨海新区名师工作室和各中小学、幼儿园的3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加活动,共同探讨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展示名师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
推动教师队伍梯队化成长
据了解,滨海新区名师养成项目是滨海新区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教师专业发展工程。该项目通过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名师引领、团队研修、辐射带动”为核心模式,推动教师队伍梯队化成长。
项目启动以来,逐步构建起“学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生态,形成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两年来,滨海新区名师工作室成果显著,在东西部协作、京津冀一体化、校企合作中发挥了桥梁作用,累计开展教研活动200余场,辐射教师上万人次;《文具总动员》《基于场馆的历史教学》等案例成为区域标杆;10名高层次人才新增为工作室主持人,为区域教育储备中坚力量。
活动现场为10位新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为“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塘沽第一幼儿园授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强基室负责人郭秦岭分享泰达区域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管理经验。“本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教师张向东表示,参与名师工作室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帮助都是巨大的。他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工作室也将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室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同时,了解教师们的学习需求和教学中的问题,为工作室的精准培训提供依据。”
提升新区教育整体水平
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环节,六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干部教师代表以具体案例展示工作室建设成果和研究成果,彰显了名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体现了名师工作室的深度思考和扎实行动。活动最后的主持人沙龙环节——“名师工作室建设大家谈”将活动推向高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围绕工作室活动组织、运行模式、课题内容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与会人员提供思路和借鉴。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真正意义,并非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名师’,而是在于构筑起一个‘同向发力 共同进步’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态势。”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利平介绍说,滨海新区教体局和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滨海分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养成项目不仅是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支持,更促进了新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她说:“名师工作室就像一粒粒火种,虽然在物理空间上散落于滨城的各个区域,却能够点燃我们每一位滨城教师的发展热情。我也希望名师工作室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滨城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更大的引领力量。”
津滨网及滨城时报数字报所刊登的原创内容,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来源: 津滨网-滨海时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2-2520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