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种种

张勇●真水无香

《聊斋》中有一则《狂生》的故事,读之常能拨动心弦。

济宁有个狂放不羁的书生,家贫如洗,很爱喝酒。新上任的刺史喜欢喝酒,常找狂生对诗饮酒。俩人在清风明月中吟诗,在觥筹交错里共醉,成了一对酒友。很快,方圆几百里都知道狂生是刺史身边的红人。一些有冤屈、要打官司的人,给狂生送点酒肉,请他帮忙在刺史面前说情。狂生讲义气,常利用与刺史饮酒对诗的机会,巧妙地替人讲情。头几次,刺史给了狂生面子;次数多了,刺史有些烦。一天,狂生又在刺史面前替人说情。刺史冷笑,不置可否。狂生顿时狂劲大发,纵声大笑说:“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你直说嘛,摆什么谱!”刺史发怒,“你怎敢如此无礼,难道不怕我将你全家灭门吗?”狂生听后,拂袖而去,撂下一句硬话,“穷秀才无门可灭!”幕僚告诉刺史:狂生连家都没有,寄居在城墙的过道上。刺史下令,不准狂生住在城墙上。狂生无处栖身。以前那些受过他关照的人,筹钱买了一块地,建起两间瓦房,帮助狂生娶妻并搬进新房。狂生喜出望外,打量着自己的新家,叹息说:“我现在有门可灭了!”此后,他每次见到刺史,都低头弯腰,毕恭毕敬。

这个狂生无牵无挂时,恃才傲物,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待到他拥有了斗室薄田,有了家室之负累,就有所畏惧,不再轻狂了。狂生腰包一鼓,腰便塌了,前倨后恭,着实可恶,却很有代表性,我们身边这样的人恐怕为数不少吧。

《左传》载,孔子的第七代祖先正考父是个谦谦君子,曾连续辅佐三位国君,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虽为三朝元老,但他在工作中为人始终谦恭,处事一直谨慎。其中缘由,不得而知。但也许正是这种低调的姿态,不仅赢得了人心,而且成就了事业。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他曾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职位提升时,都要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恭敬,始而低头,再而曲背,三而弯腰,连走路都要靠着墙边走。这样做,不会受到别人的轻视,更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生活中,只要用这只鼎煮粥糊口,也就可以了。如此铭训,字字力重、句句理深,作为后辈人,当铭记在心。但他的儿子孔父嘉却没有记取这个铭训,而是做事张扬、处事高调,且热衷权谋,并身陷其中,最后,落了个和宋殇公一起被华父督所杀的下场。

一次,范仲淹写了一首《斗茶歌》,文辞绮丽,在百官中传诵极广。可是文人蔡襄却认为这首诗的用词推敲不够,毛病很大。范仲淹听到别人的转述后,马上去拜访了蔡襄。当时的蔡襄职位不高,而范仲淹却已是朝廷重臣,他的来访使蔡襄惶恐不安。范仲淹看出了蔡襄的顾虑,就诚恳地说:“地位高,绝不等于才智也高,况且,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总是有限的。我们今天撇开官衔,只是文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这样,你还不能敞开言论吗?”蔡襄终于被范仲淹的态度感动了,就指出《斗茶歌》中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两句有毛病。因为名茶以色白为贵,翠绿的茶叶是第二等的茶。诗中写的茶叶,既然是装在“黄金碾畔”的“碧玉瓯中”,就不应该是“绿”或“翠”的颜色,原诗用“绿”和“翠”来形容茶色,怎么符合实际呢?范仲淹大为叹服,郑重地向蔡襄弯腰行礼。

细微之处见精神,当修养成了习惯,举手投足便都成了风景。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弯腰的智慧,会伴你走过人生路上的风雨,迎来彩虹绚丽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