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岳立杰 戴枭翔 报道
■ 2024年9月开学,天津市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天津泰达学校、滨城和平保育院、泰达第二幼儿园等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学校、幼儿园相继投用
■ 实施“名师”养成计划,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聘请退休专家32名,打造了一支以国培计划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为“尖端”,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为“高端”,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为“中坚”,校级学科骨干教师为“基础”的四级梯队人才队伍
■ 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12所实验校获批天津市“青少年科创计划”参与校,5所学校入选天津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建设项目,总量居全市第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一直以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更加优质,五育融合更加有效,支撑发展更加有力,师资队伍更加壮大,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资源持续集聚
年终岁尾,回首2024年,滨城教育亮点频闪。其中最让家长们满意的还是“在家门口上名校”带来的满足感。就在不久前,秋季新学期刚刚投用的天津市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正式与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达成共建,成为“南开大学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强强联合的背后正是滨城“名校矩阵”教育发展模式的有力体现。
进入新时代,“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期盼。2024年9月开学,天津市耀华中学滨城学校、泰达岳阳道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天津泰达学校、滨城和平保育院、泰达第二幼儿园等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学校、幼儿园相继投用,该片区“名校矩阵”的形成也成为滨城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一个缩影,为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优质教育资源可持续均衡增加是滨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篇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目前,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内和全国名校合作共建中小学达19所。新区紧紧围绕公平普惠这条主线,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先后成立优质教育集团60个,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一校优带动校校优,加入集团后,很多过去的普通校很快展现出不普通的面貌。“有了塘沽一中的鼎力帮扶,我们的办学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学校面向家长进行的随机调研满意度大大提升了。”塘沽一中教育集团塘沽湾学校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集团化办学有效保障了教育机会公平,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实现了上名校的美好期望。
打造优质教师团队
名校建在家门口,名师也来到了滨城人的身边。近年来,滨海新区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着力培育基础教育软实力,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滨海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区持续推动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建设,遴选覆盖全区全学科160余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实施“名师”养成计划,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聘请退休专家32名,打造了一支以国培计划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为“尖端”,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为“高端”,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为“中坚”,校级学科骨干教师为“基础”的四级梯队人才队伍,形成了上下衔接、层层递进的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同时,滨海新区1名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多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还有43名教师荣获天津市“津门三杰”称号。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滨海新区教育改革正在驶入深水区,深水行船则需要更为强大的动力。今年以来,滨海新区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先后获批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等“国字号”实验区称号。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12所实验校获批天津市“青少年科创计划”参与校,5所学校入选天津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建设项目,总量居全市第一。
在刚刚结束的全区教育大会上,滨海新区发布了《滨海新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滨海新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华表示,区教体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为依托,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锚定建设教育强区目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破难题,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滨海新区教体局将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优提质,突出优质均衡,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良好教育生态,以教育改革新成效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贡献“滨城”力量、打造“滨城”样板。
聚焦立德树人,更加突出五育融合,在创新办学模式改革上持续用力。巩固深化“七个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多元、个性、高位、均衡”的集团化办学新样态;完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京津基础教育“同城化”;提升南北两翼教育优质化发展水平,形成“核心示范引领、南北两翼齐飞”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聚焦扩优提质,更加突出优质均衡,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上持续用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协力共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互动发展;持续深化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聚焦赋能增效,更加突出支撑引领,在推进产教融合上持续用力。深化职普融通,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新区政府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机制,探索推动新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吸引京津冀高校在新区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等。
聚焦固本强基,在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持续用力。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发展体系,建设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平台,开发适合教师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启动“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年”活动,持续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
聚焦责任落实,更加突出优先发展,在完善发展保障体系上持续用力。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构建高水平教研体系;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教育发展新动能。
津滨网及滨城时报数字报所刊登的原创内容,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来源: 津滨网-滨海时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2-2520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