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天津软件产业收入达2218亿元

​软件产业高端资源汇聚津城

■ 记者 单毅 报道

■ 2023年,天津软件产业规模达到3119亿元,同比增长14.6%

■ 今年1—8月,天津软件产业收入达到2218亿元,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10家,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天津软件产业规模达到3119亿元,同比增长14.6%;今年1—8月,天津软件产业收入达到2218亿元,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10家,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优势领域支撑、应用需求牵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基础软件优势凸显

本市培育形成了以飞腾、海光、麒麟、中科曙光、南大通用、360为代表的领军企业,打造了“CPU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等具有影响力的产品链条。麒麟软件已经成为全国2大通用操作系统厂商之一。全国6大CPU设计企业中,本市拥有飞腾、海光两家公司,海光已成功上市,市值超过千亿元。6大国产数据库中,本市拥有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2家龙头企业,产品保障了远望探测、天问一号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实施。特别是今年以来,中软信创全国总部、华大九天北方车规级业务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稳固了本市基础软件优势。

工业软件成果丰硕

本市汇聚中汽数据、卓朗科技、宜科电子、凯发电气等具备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的企业超过百家,以“面向船舶行业的三维几何造型引擎”“汽车实验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工业工程智能设计软件”等为代表的工业产品涉及CAD、MES、EMS、PLM等多种类型。“天河显式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支持一体化仿真流程,形成高效精确仿真能力,在高超声速材料响应模拟、多介质高阶紧致求解等方面实现超越。斯玛特、天锻等企业的3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开源生态日趋繁荣

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捐赠人企业中,本市拥有麒麟、华为、360、中软国际等总部或分支机构超过10家;重点推动麒麟openKylin社区建设,填补了国内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的空白,推出国内首款桌面开源根操作系统openKylin,已经发布2.0版本,openKylin社区用户已超过170万;与中软国际、深圳开鸿达成战略合作,以开源鸿蒙场景化创新为牵引,共同打造北方开源鸿蒙之城;联合华为建设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积极推动openEuler操作系统、openGauss数据库、数据虚拟化引擎等开源产品推广应用;组织系列校园行、开发者大会等活动,每年组织超过500家企业开展交流,传播开源文化与成果。

新兴平台创新引领

本市重点培育了紫光云、华海智慧、卓朗科技等一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引育以云账户、拾起卖、今日头条、吉旗物联等为代表的知名平台企业超过100家;相继与华为、百度、商汤、联想、360、58集团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基础软件、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出“天河天元大模型”、“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以及千亿级大模型“360GPT”,已在智能搜索、AI生图等场景测评中进行应用;着力引进货拉拉、贝壳技术等平台企业落地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市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快速发展。

园区载体日益完善

本市高标准建设8.67平方公里的天津软件园,重点发展“场景+政策+基金”三位一体的产业培育模式。天津软件园按照“一园两址”的建园思路,建设滨城主园区和津城河西园。主园区毗邻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无缝接驳轨道交通Z4线,交通、居住等条件便利。河西园位于河西区新八大里片区,依托核心区位优势及成熟载体,目前已入驻开源中国、成都超网、三顾云等87家企业。软博会期间将举办天津软件园主园区开园仪式和首批落地项目签约活动。届时,主园区将正式投入运营,办公区域、招商展示中心以及1万平方米的软件园公园将完成建设,中电金信、软通动力、东华软件等一批“压舱石”项目也将同步落地。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良文介绍,本市还重点打造了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聚集了今日头条、360、曙光、云账户等知名企业;高标准建设“中国信创谷”,引育了麒麟操作系统、紫光云总部、中环半导体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信创产业链条。结合各区资源禀赋,本市布局建设了泰达数字产业园、生态城信息园、武清电商园等多个特色园区载体,软件产业逐步形成资源聚集、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

“软博会将突出展示天津软件企业特色优势,构建引领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充分发挥以会兴业、以业引才的集聚效应,吸引国内软件产业高端资源汇聚,推动优势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陈良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