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受邀参加“一带一路”“无废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无废经验”

■ 记者 张倩 孙超 报道 生态城管委会供图

1029359_fengyabin_1728563583331@@153411@@

生态城分享经验做法

■ 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城在国际合作、体制机制、项目建设、绿色文化等方面,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和创新做法

■ 国际培训班上,生态城系统阐述了其在探索“无废”国际合作、推行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固废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效,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无废经验”

■ 生态城将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为引领,围绕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工作,探索建设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获悉,近日,生态城受邀参加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一带一路”“无废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向来自柬埔寨、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分享其在“无废城市”建设领域的经验做法与创新成果。

深化同国际城市间的交流合作

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城在国际合作、体制机制、项目建设、绿色文化等方面,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和创新做法。国际培训班上,生态城系统阐述了其在探索“无废”国际合作、推行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固废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效,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无废经验”。

记者了解到,“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城不断深化同国际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如成立中国—新加坡“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与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国家发展局定期召开工作推动交流会议,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制度创新;与日本镰仓、龟冈、京都搭建友好交流平台;出台系列固废管理细则,全力助推“无废城市”建设;依托中新合作优势,编制生态城无废总蓝图,对“无废城市”建设进行长远规划;积极引进瑞典、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垃圾收集压缩工艺、有机垃圾厌氧发酵工艺、有机垃圾生物处置工艺,并开展国际工程项目合作。

营造全民建设“无废城市”氛围

绿色道路怎么走?“无废城市”怎么建?指标体系是“导航仪”。早在生态城开发建设之初,中新双方专家团队就联合编制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率先用定量的方法明确了生态城的发展目标。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指标体系不断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优化升级。

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生态城“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应运而生。该指标涵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数据赋能助力解决短板弱项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生态城还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实名制,建立多方联动督导机制,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保障;实行“生态卡”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推出“碳积分”制度,以精准化、可视化、可析化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居民积极加入碳减排行动;开展一系列“无废城市”理念宣传和公益活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建设“无废城市”的良好氛围。

为助力“无废”机制平稳运行,生态城依托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搭建起固废智慧化管理平台、无废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场景应用智慧平台等,切实提升“无废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从衣食住行入手打造“无废细胞”

此外,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从市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打造了一批“无废细胞”。以“无废景区”天津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景区门票线上化率达85%以上,每年节约纸张约20.4吨;设置700余处分类垃圾桶,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据统计,目前,生态城“无废机关单位”“无废社区”“无废酒店”“无废公园”“无废工地”“无废商场”“无废学校”创建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下一步,生态城将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为引领,围绕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工作,探索建设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城市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