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要会想

朱辉●劝人方

看到一篇鸡汤文,内容是劝导老年人要想得开。只要想得开,日子就能过得开心惬意。文中“想得开”的代表人物,是当年身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

蔡澜一生红颜知己众多,有过一段稳定的婚姻。他没有子女,是彻底的“丁克一族”。“我无儿无女,一点也不后悔。”面对记者的采访,蔡澜不止一次这么说。

如今的蔡澜已经83岁,他变卖房产在全海景酒店安度晚年,一度请了8个人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四大才子”中的另三位已经先后过世,唯有蔡澜还健在。倪匡曾评价蔡澜:“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金庸称赞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只要想得开就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文章传递着这样一个观点。然而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悟出,蔡澜晚年幸福缘于早年“赚得多”。换作我卖了所住的“老破小”,去全海景酒店住不了多少天,钱就花光了,马上就能体验到赵本山小品里“钱没了,人还活着”的痛苦。至于请佣人,普通老人,一个也请不起。

我侄子和侄媳曾是“丁克一族”的向往者,他俩婚后宣布绝不生儿育女。侄子的岳母很着急,但没有硬劝,更没有施压,她领着小两口去了一家平价养老院。

那家养老院是“医养一体”的,里面住的大多是失能老人。由于收费较低,一个护工要照料七八个老人。侄媳的姨妈就住在那里,老人家无儿无女,丈夫也去世了。

侄儿的岳母介绍说,其他老人的儿女会定期来探视,护工和院方不敢太大意,万一生了褥疮什么的,那些儿女会“没完”。姨妈背后没有这种“威慑”护身,护工忙不过来时,她便会优先被忽略,因而生存状况明显差于其他老人……

从养老院回来后,侄儿侄媳就改变了想法。他们知道自己将来大概率会像姨妈,而不是蔡澜。

网络上劝人想得开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前几天看到一篇,劝人年过半百不妨断亲、断朋友,因为这些人“假得很”,全无用处,“试想一下,你重病卧床,这些亲戚、朋友,哪个会给你端屎端尿?”这么一想,与这些人绝交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如果你转念一想,自己会去给亲友端屎端尿吗?你不去干这些事,凭什么要求人家这么“孝敬”你?

如今相当多的人,都没给自己的父母端过屎尿,何谈亲友?亲友本来就不该以“有没有用”衡量是否该“断”,只要价值观相近,见面彼此还聊得来,“断”它干什么?大多数人晚年需要合群,享受孤家寡人之乐,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只有极少数人发自内心地喜欢孤独。

老了的确要会想,但不应只追求“想得开”,更要“想得透”。不要只看别人过得怎么样,要多想想自己是什么情况。临近人生终点,已经没有了试错的机会,晚年更得活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