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街道推动河湖保护治理向纵深发展

创建“美丽河湖” 擦亮“生态底色”

■ 记者 李婷婷 摄影报道

979387_zhanggang_1713446440961@@145787@@

大港街道辖区河道水清、岸绿、景美

碧绿的河湖在阳光下灼灼发光,岸边,居民们悠闲自在,享受着宜人的风光。这样的场景,已是大港街道居民们出门可享的幸福。2023年,河湖水质达到总体Ⅴ类及以上,全年无污染事件发生……一个个成绩的背后,彰显着大港街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大港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河湖保护治理向纵深发展,共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制度先行

保障河(湖)长制全面落实

大港街道辖区内共有6条河道、4座景观湖、6条水渠及24座坑塘,现均已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

为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大港街道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街道建立了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河(湖)长体系,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挂帅“双总河(湖)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考核评价、部门联动、河(湖)长巡查、信息报送、奖惩问责、社会监督制度,形成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保护体系。

立足河湖实际,大港街道修订“一河一策”,精准发力、靶向治疗,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同时,街道坚持河(湖)长每周巡河湖、河(湖)长办每日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接受群众监督,服务群众,及时更新河(湖)长公示牌32处。

此外,街道还注重提升河(湖)长业务水平,着重开展河(湖)长培训,以学增智,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河(湖)长、河(湖)长办工作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合格率达100%。

综合整治

规范河湖环境常态化管护

大港街道以高标准的河道保洁工作为基础,以河湖“清四乱”、黑臭水体治理、清河行动等专项工作为抓手,规范河道环境常态化管护。

落实长效养管机制。街道研究探讨城排明渠水质改善方案,与水务局河道所共同研究引入瑞德赛恩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尾水,在城排明渠建立“补水—回流”的水循环体系,最大限度确保水体达标和稳定。

开展清河湖行动。街道持续开展河湖垃圾清理行动,将河道、坑塘沟渠等辖区水域内杂物、漂浮物及河岸沿线垃圾全面清理上岸处理,强化日常巡查,消除管理盲区。

细化入河口排查。街道结合入河口名录,逐一排查辖区沿河水利设施,查明排口主要负责人,切实掌握29座排口具体信息,包括排水区域、用途、规模等,加强各水利设施联动,完善辖区排水防涝体系。

开展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整治。街道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辖区16个遥感图斑进行逐项核查上报,对辖区11处桥梁遥感图斑实地考察,未发现违规违法行为。

统筹协调

全力攻坚重点难点问题

为切实解决企业涉水难题,大港街道落实企业管理责任,督促北化院清理门前沟渠垃圾;调研液空公司门前沟渠改造,服务企业,解决企业水质环境问题;协助耀皮玻璃公司办理汛期入河取排水口调度运行申请和备案。

街道持续推进水系科技基础研究,与南开大学环科系进行协作,依托高校成熟的环保专业知识体系和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模式,探索河流水面清污新技术,达成合作意向;在辖区铺设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定期出具分析报告,为街道河湖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数字生态环保体系。

宣传引导

提升护河爱湖主人翁意识

大港街通过街道微信公众号向群众公示河湖划界,提升群众参与保护河湖意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在公园、广场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清理河岸垃圾行动;在河道桥头悬挂宣传条幅,强化河(湖)长制宣传;持续推动辖区节水型居民生活小区创建工作,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做好宣贯培训,积极遴选申报,强化培育指导。

“当前,水环境问题是大港街道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在水环境治理中,我们以治理成效为导向综合施策。”大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定期对涉水重点排污单位的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排污口管控等情况开展现场监督指导;结合新区“一口一策”工作方案,开展入河排污口治理,完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规范巡河保洁队伍建设工作,以区级考核为成绩单,建立完善考核奖励制度。与此同时,街道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治水管水护水行动中来,依靠群众去发现河湖治理中的问题,诚恳接受群众对河湖治理的监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