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时代楷模”张黎明:创新和坚守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5年

稿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邵华   2022-09-26 19:42

作者 杨子炀 王顺琦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台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自主移动,精准地将充电枪插入一辆无人驾驶电动公交车充电口内,完成插接和充电,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发明这台机器人的,正是二十大代表、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张黎明表示,创新是他的习惯,工作中,他会时刻留心“疑难杂症”,用心琢磨,然后进行创新改造,对设备进行再升级,让用电居民和企业受益。

1987年,18岁的张黎明中专毕业后入职国网天津电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力巡线工。35年如一日,张黎明秉持“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的服务承诺,他扎根电力抢修一线,从普通电力工人到全国劳模再到“时代楷模”,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电力行业百名电力工匠等,成长为一名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有温度的“群众身边的维修好师傅”。

“时代楷模”张黎明为社区居民开展电力设备隐患排查 李津 摄

“时代楷模”张黎明为社区居民开展电力设备隐患排查 李津 摄

不断创新的电力蓝领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大举行,21辆礼宾车载着建立卓越功勋的英模代表等徐徐驶过天安门,张黎明有幸位列其中。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表彰张黎明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名产业工人,国家赋予我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让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张黎明说。

在张黎明创新工作室,从避免购电卡掉进表箱的“孪生卡”,到便于带电更换保险片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从新型抢修专业装备“急修BOOK箱”,到人工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这位“创新先锋”,带领团队开展技术革新5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迭代升级至第四代,代替人工作业,上演精彩的高空“穿针引线”,解决了带电抢修高空高强度作业既辛苦又危险问题,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到全国20个省份。

谈到创新,张黎明说,多年前,他检修的一个社区一遇暴雨雷电天气,线路变压器保险片就容易短路。他对刀闸进行优化改造后,抢修时间从45分钟缩短到8分钟,而且更安全便捷。仅这一项小创新,每年就可减少因停电带来的损失超300万元。该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推广应用。

“我们研发的机器人系列化产品已应用到电力运行和检修等各方面。”张黎明兴奋地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激励一线工人在实践中创新,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在基层岗位不懈奋斗。”

张黎明在滨海新区丹东里小区向百姓发放便民爱心卡,宣讲安全用电常识。 李津 摄

张黎明在滨海新区丹东里小区向百姓发放便民爱心卡,宣讲安全用电常识。 李津 摄

是“活地图”也是“连心桥”

“好,我马上到!”是张黎明的口头语,也是他对人民的承诺:只要线路未巡查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天气,他都坚持职守;为使瘫痪老人制氧机不断电,他架设20米长的入户供电线路,完成特殊供电服务;为居民印制服务卡,与老弱孤残人士长期建立爱心服务热线。2007年,国网天津电力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队成立十五年来,坚持深入社区、企业、村庄、校园、医院等开展志愿服务万余次。

张黎明在练就一身“绝活儿”的同时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累计圆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2万余次,被誉为电力抢修“活地图”。“活地图”绰号背后是他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付出。下班后怀揣笔记本,沿电力线路边走边记。他可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边环境、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有限信息,迅速判断出事故基本性质、大概位置,甚至故障成因,为高效完成抢修任务赢得宝贵时间。

长期工作经验,张黎明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分享给同事们,让大家事半功倍。带领鼓励年轻人钻研、创新,培养了更多电力“蓝领创客”。

“我不会辜负党的十九大代表、二十大代表荣誉,要继续带领团队深入开展‘节能互助照亮邻里’公益项目,同更多的公共服务行业形成联盟,联合解决老百姓用能问题。”张黎明说,在志愿服务中,他们要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可靠的供电,用真心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完)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