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渔家文化魅力!寨上街道:“渔家号子”喊出渔家人的精气神

稿源:津滨网   编辑:高志翔   2021-02-23 17:25

津滨网讯(记者 刘芸 报道 何霈霖 摄影)“搭绳喽……抢一抢呀,嗨呦!/就见了网呀,嗨呦!/一网金呐,嗨呦!/二网银呐,嗨呦!/三网拉个聚宝盆呐,嗨呦!/网网都逮大鱼群呐,嗨呦!……”日前,这首铿锵有力、提振精神的渔家号子在寨上街道再次唱响。寨上街道蔡家堡的老渔民们又开始正月里的忙碌。

“渔家号子”是渔民在劳动时唱的渔歌,如今已成为现代旅游文化中独具亮点的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蔡家堡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渔村,民风淳朴,文化积淀厚重。“渔家号子”流传至今,“渔家号子”这项传统文化一直留在一代代渔民的记忆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的馈赠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滨城人,对大海怀有深厚的情感。当地渔民结合传统年节时令,创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民俗文化要素,形成了独具海洋特色的“渔文化”。如今,正月里修葺渔船,是沿海渔民遵循的风俗。忙碌了一年的渔船,经过海水的侵蚀,或多或少有些磨损,需要经过一次系统的维修,重新为老船刷桐油,还要自制物料补船,正月里忙活完这些就差不多到正月十五,天气暖和后,就可以出海了。

年过七旬的老渔民赵学喜告诉记者:“渔船的缝隙必须使麻和灰、油,反复三遍工艺,这个程序我们老说法就是捻缝。”如今能掌握古法修船技术的老渔民,都已经年过7旬。如今这份辛苦而枯燥的工作,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过他们手中的工具了。

一把斧头、一把刨子、一把锯子、一个凿子、一些麻丝、一些桐油、一些修船专用石灰……几十年来,渔民们就是用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修好了数不清的木船,也和修船结下了一辈子的难解之缘。如今,这些老渔民自发成为渔文化的义务讲解员、宣传员。77岁的老渔民赵加岺一直在周边各社区开展渔家文化的义务讲解,为了把渔家文化传承下去,老人特意把各个不同年代的古帆船,按照一比一缩小,制成船模,给孩子们讲解。

下一步,寨上街道将筹划建设文化传承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渔家文化,展现渔家文化魅力。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