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企共谋“抱团出海”新路——“十四五”时期共建“一带一路”企业国际化发展座谈会侧记

稿源:天津日报   编辑:严玉霞   2020-11-24 19:25

“严寒抵挡不住发展海外事业的热情,疫情阻止不了企业‘走出去’的决心。”昨天,在“十四五”时期共建“一带一路”企业国际化发展座谈会上,津企发出这样的呼声。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新机遇,进一步推动企业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在产业合作、商业贸易、项目投资、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围绕“抱团出海”机遇和路径,市发展改革委、市贸促会、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中交一航院等部门、单位及40多家企业负责人会聚一堂,畅谈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十四五”发展新机遇。

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让致力于“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走好“出海”之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驻津央企中交一航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柴信众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目前,中交一航院承担的项目在全球有50多个,立足土木工程,面向国际市场,已经打下坚实基础,未来还有更宽广的合作前景。我们希望与津企一道,继续与国内国际机构开展广泛合作,高质量地‘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长期、巨额投融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我们致力于发挥政策性职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大金融支持。”会上,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业务管理处主管郭文斌说:“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支持企业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1—10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61亿美元;海外投资承保金额9.12亿美元;服务支持企业客户3411家,其中小微企业2700家。此外,积极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加快理赔效率,赔付案件140件,金额达到1781万美元,这些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今后的重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光给出了新的路径。

市贸促会副会长郭造林表示:“未来,境外经济特区将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有效平台,会成为更多企业‘走出去’的首选渠道。”他建议,天津企业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市场开拓,这是应对世界变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天津备受期待。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虎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天津将从六个方面引导优势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包括发挥海空两港优势,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走廊建设;扩大双向开放,提升经贸投资合作水平;用好教育科技资源,深化人文合作交流;树立底线思维,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企业加强合作,助力企业抱团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天津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步伐,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深度融入国际合作,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开拓‘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新局面。”孙虎军说。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