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女干部用天津力量谱写万里帮扶情 改善民生福祉搭起连心桥

稿源:津云   编辑:严玉霞   2020-10-20 17:22

这里位于绿树葱茸的秦岭西端北麓,这里是甘肃陇东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这里的人自豪于伏羲故里、中华文明寻根之地,这里是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的故乡,这里就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同时也是天津市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这里空气清新,山川巍峨,别有一派自然景象。而对于来自天津的麦积区扶贫办挂职干部杨娜来说,这里是2019年以来,她勤勤恳恳奋斗耕耘的地方,是她爱着的沃土。

走遍扶贫项目 踏遍贫困村落 娜姐的心里装着整个麦积区

说起麦积区,一年多来已经对贫困户情况知根知底的杨娜如数家珍:“我们麦积区气候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天水就是咱们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所以这里气候宜人,适合植物生长,降水量也是甘肃省里最多的地方,农产品丰富。”说完优势,杨娜话锋一转,“当地基础条件好,我们扶贫干部就能掉以轻心了吗?这里还是有五龙镇这个深度贫困镇,甘肃省省级挂牌督战村,天水市28个里光麦积区就占了11个。”

2019年,天津西青区与麦积区建立一对一帮扶,并正式签订脱贫攻坚帮扶协议。杨娜来到甘肃之后才发现,同一批108名党政扶贫干部里,只有她和庆阳市一名干部是为数不多的两名女性。女性扶贫干部虽然少,但是却深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究其原因就是她们踏实肯干、能出成绩、绝不娇气。杨娜的亲和力很强,被其他的扶贫干部称为“娜姐”,说起她的工作都是赞不绝口。

摸底贫困户是娜姐到达麦积区的第一个任务,短短几个月,打电话、翻记录、追进度,她几乎走遍了麦积区的每一个贫困村,跟着她的脚步一起带给贫困户的还有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

7月16日,杨娜带着“桃花坪村中华蜂蜜认养协议书”来到了麦积区东岔镇桃花坪村贫困户王光辉的家里,王光辉签好协议书后,嘴巴一直咧到耳朵根,不善言辞的他只能笑着反复说着“谢谢”。西青区援建的党川镇石咀等3个中蜂产业园,让“天之蜜”等六个品牌的蜂蜜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也让王光辉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甜蜜幸福的日子。

同样受益的还有五龙、石佛两镇的畜牧业养殖户们,在西青区3188.7万元的帮扶下,两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23个贫困村803户贫困户3286人增收。

截至目前,西青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4亿元,实施安全饮水改造提升、生猪育肥、木耳种植等帮扶项目152个,助推了麦积区6500多户、28000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扶贫小车间担起大作为 用天津力量谱写万里帮扶情

“到这里的每一个扶贫干部都不容易,要衔接当地、天津的东西协作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是全能选手,一边学一边干,尤其我是跨领域来到这里进行扶贫工作,全都是从头学起。”一年多来,来自西青的真金白银、技术理念、干部人才持续不断输入麦积贫困地区,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为麦积深度贫困地区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天津西青力量,也书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万里帮扶情。

对于杨娜来说,扶贫工作就是将心比心,把自己的汗水和热忱化为与贫困户的交流,化为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

天水市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多元路径,创办各类扶贫车间。小车间既为群众在家门口搭建了就业平台,也让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全市建成的348家扶贫车间带动1.7万人实现就业增收小车间展现出了大作为。

“我这个腰椎不能长期一个姿势,编上一会儿就得动一动,一天差不多可以编两双拖鞋。”今年53岁的麦积区渭南镇左李村的张爱娣是麦积区残疾人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属于先天性的肢体一级残疾,她告诉记者,家里有四口人,她、丈夫、儿子和孙女。由于身体原因

自己无法干重活,绊倒了自己起不来,腿摔得都是伤,感觉拖累了家里,让她一度十分自责。现在有了残疾人车间,包吃包住,学会了编拖鞋,按件计费,一天做两双,每个月可以挣一千五到两千元,让她感觉生活有了奔头。跟张爱娣一样,来自麦积区多个乡镇的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在残疾人扶贫车间实现就业,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杨娜介绍,为有效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早日脱贫麦积区探索出“康疗+托养+培训+就业”四位一体的助残扶贫新模式实施了麦积区贫困残疾人就业托养试点工作,由天津市西青区定向帮扶。 为带动贫困户全面增收,2018年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891.7万元,在元龙、花牛、石佛、中滩、新阳等5镇94村3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5万亩结果园,通过果园提质增效管理,贫困户的果园产量、质量、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天津红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设立了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开展了“西青·麦积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活动,建立了“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直采直销模式,2019年,以花牛苹果为主的农特产品在天津的销售额达到6818万元,有效带动了5804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迎难而上绝不流泪 将温柔留给家人和贫困户

奔波千里来到麦积区,杨娜凭的并不仅仅是一时冲动。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天津的娜姐,决定到这大山来,用双腿丈量这片热土,把2019年的39个扶贫项目走遍,无论是膝盖摔伤还是过敏不适全都没有跟家里说一声。“当时我没敢跟父母说是我自愿来的,说的是组织安排我来的,实际上就是我主动报名,想要到甘肃来锻炼自己。”

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经习惯。“有一次我在宿舍刚炒好菜准备吃,叫我去贫困户,我抓起包就走。等到我三天以后有空收拾屋子了,才发现菜已经发霉了,这三天我根本没有时间吃,也没有时间看一眼厨房。”

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工作的压力,身为一名党员,杨娜只能想到身先士卒,迎难而上,而方言的障碍,吃饭口味上的不同,也全都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适应了。有的同事开玩笑:“娜姐您真是条汉子。”杨娜认为,到了这里身为女性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自己掉队。

谈起对年迈父母的惦念,一直乐观坚强面对生活的娜姐,第一次落泪了。其实这段时间也不是完全没回天津,有些工作会需要杨娜回津对接汇报,但是她回津之后依然没有时间在家多作停留,父亲有些感慨地对她说:“你就不能回来消消停停地吃顿饭吗?”杨娜只能报以歉意的微笑,因为她知道,扶贫工作千斤重,她的忙碌是为了贫困群众的幸福。

一项项承载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一个个改善民生福祉的工作举措,都为麦积西青两地人民搭建起一座座连心桥。在全力攻坚的同时,西青区不断加大麦积区的造血功能。东部支援西部,不仅是先富带动后富,也是传授先进经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东西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最好机遇。两地干部群众也将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为麦积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前行。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