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发展日趋成熟 成果显现

稿源:滨海时报   编辑:高志翔   2020-06-08 14:52


微信截图_20200608145058

p1_b

博迈科口岸码头 记者 贾磊 摄

■ 时报记者 战旗 报道

■ 在海工产业方面,保税区以园区、基地为载体,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聚集,发挥龙头海工装备制造商各自最大潜能,形成合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结构优化,加速将海洋装备产品类别向自主高端智能方向发展

■ 在海水淡化方面,保税区将积极构建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海水淡化产业链,结合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加强研究与战略谋划,依托海淡所核心科研平台,加快申报建设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 在氢能产业方面,保税区重点从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示范应用推广、鼓励创新研发、设立产业基金、营造产业氛围、组织产业联盟七个方面全方位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记者近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自临港片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后,天津港保税区按照新区“战略东移”部署,坚持将临港片区作为未来建设的“主战场”,统筹三区政策、资金、项目、人力等资源向临港倾斜,并结合临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水淡化及氢能产业。目前这三大产业发展日趋成熟,成果已经显现。

完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

在海工产业方面,保税区以园区、基地为载体,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聚集,发挥龙头海工装备制造商各自最大潜能,形成合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结构优化,加速将海洋装备产品类别向自主高端智能方向发展。

一方面,实施全产业链招商。依托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做到强链延链补链,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聚焦海洋工程产业微笑曲线中高附加值部分:龙头带动+核心部件+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其中,龙头带动指发挥海油工程、博迈科、太重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空客供应链村模式,打造海油工程及博迈科等项目核心供应商村;核心部件指打造海工装备全产业链园区,涵盖从上游海工装备设计、中游海工装备制造到下游海洋设备维修服务等关键环节;技术服务指重点瞄准技术密集型的能源技术服务产业、海工设计产业、海外工程服务业等发力。

另一方面,打造产业集群。以新港船厂为核心,建设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技术中心,加快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引育配套企业,打造高端船舶装备制造集群。此外,还将建造高端产品。依托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博迈科等重点企业,开展FPSO模块与船体毗连总装及调试,提升FPSO整体交付能力。

扎实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在海水淡化方面,保税区将积极构建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海水淡化产业链,结合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加强研究与战略谋划,依托海淡所核心科研平台,加快申报建设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招商引资,打造海洋产业发展生态圈,坚持产业链、生态圈招商理念,重点围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生物科技、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服务业等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强链延链补链。此外,还将出台海洋产业支持政策,对海水淡化等海洋经济新落户项目给予一定的企业发展金支持;规模化发展海水淡化供水产业,探索发展海水淡化工业规模化供水应用,扎实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简化海水淡化项目审批,重点推动解决海域使用权办理等难点问题,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成为国内氢能产业一流园区

在氢能产业方面,保税区重点从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示范应用推广、鼓励创新研发、设立产业基金、营造产业氛围、组织产业联盟七个方面全方位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着力将保税区打造成为天津市发展氢能产业的先行区和聚集区。“在不久前举办的保税区氢能应用推介会上,我们宣讲了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方案和政策文件,发布了国内首台3.5吨氢燃料电池叉车样车和电堆系统,同时还展示了燃料电池电堆、集成系统等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大巴车、无人机等终端应用产品,以及固定式、移动式配套加氢设备。”天津港保税区临港高新产业发展局局长高业辉表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氢母站建设预计7月完成设计方案并启动建设;加氢站建设拟率先启动临港装备产业园加氢试验站建设,此站将为氢能叉车制造、测试及初期氢能叉车应用提供氢气加注服务。”

据了解,计划到2022年,保税区建成加氢母站1座、加氢站6座,运营各类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800辆,初步建成包含资源生产、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示范展示、综合配套五大区域的天津氢能产业示范园,成为国内氢能产业一流园区。

津滨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服务邮箱:jinbinwang2015@163.com 举报电话:2520428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70004 备案序号:津ICP备2021001896号-1津公网安备 12010702000020号

天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入口